謝楠:兩岸經貿合作應當深化而不是倒退
四、堅定深化兩岸經貿合作不動搖才是臺灣擺脫當前困境的必要條件
對此我們必須強調,深化兩岸經貿合作而不是管控兩岸經貿合作才是助推臺灣擺脫“發展困境”、馬當局擺脫“治理困境”的必要條件。
首先,臺灣企圖擺脫大陸影響、直接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意圖不可能實現。當前大陸已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順差來源地,臺對大陸經濟依存度高達4成,臺灣經濟深受大陸影響已是既定事實。正視大陸而不是背離大陸是臺灣經濟的基本選擇,融入大陸而不是“去大陸化”是臺灣經濟未來的必選路徑。
其次,選擇與大陸産業鏈、價值鏈相融合,是臺灣産業轉型升級、擺脫“悶經濟”的必由之路。上世紀90年代李登輝在兩岸經貿政策方面選擇“戒急用忍”,拼命阻撓臺灣企業西進。結果既無法阻止市場力量對兩岸經貿合作的推動,也無益於臺灣經濟競爭力的實質提升,反而使兩岸面板、汽車等行業失去了聯合做大做強的寶貴時期,徒讓外資如韓國面板企業利用大陸市場贏得了先機。殷鑒不遠,希望島內有識之士儘早認清兩岸經貿合作的大環境大趨勢,正視臺灣相對大陸的經濟優勢正在逐步縮小的現實,儘快推動兩岸産業鏈、價值鏈融合,使大陸的市場優勢、勞動力優勢能與臺灣的管理優勢、技術優勢完美互補,使中華品牌行銷世界。
最後,調整兩岸經濟合作方式是未來兩岸關係繼續前行的重要保證。“太陽花學運”從側面反映出兩岸經貿交流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兩岸經濟合作紅利在島內分配應適當改善,但臺灣應堅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兩岸經貿合作,在發展中解決相關問題,和大陸並肩推動兩岸經濟融合朝更優質方向發展。(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助理研究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