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南臺灣與大陸互動新局
最令人關注的是,南臺灣民進黨執政縣市的主政者或官員對兩岸交流的態度發生明顯轉變。第一,“反中”言論有所減少,對大陸態度轉趨友善,尤其是與綠營“立法委員”相比,更為突出。高雄市長陳菊,不論是在島內,還是到島內參訪,均公開以“中國大陸”稱呼大陸,與民進黨主流以“中國”稱呼有很大不同。第二,不排斥甚至主張南臺灣與大陸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積極歡迎大陸民眾到南部旅遊、參訪,歡迎大陸企業在法律規定范圍內投資。2011年12月,高雄市政府成立了“兩岸工作小組”(不同與民進黨中央的“中國事務委員會”,陳菊任召集人,聘請5位相關專家與相關部門主管共同會商)。為慶祝高雄的兩岸直航開通,高雄市政府于2011年特別舉行儀式歡迎從浙江來的第10名遊客。2013年4月,高雄市政府秘書處長黃昭輝率高雄市政府代表團赴廈門訪問,建立友誼城市關係。日前,陳菊更是親自到大陸多個城市參訪,邀請大陸5個城市參加在高雄舉辦的亞太城市論壇,並于日前得以實現,實現了高雄市與大陸縣市的良性互動。第三,南臺灣民進黨執政縣市長,除臺南市長賴清德外(但不久前也到香港參訪),絕大部分已到大陸考察或訪問,又以推銷農產品與推廣旅遊為主,局處課級官員到大陸參加活動日益頻繁。尤其是高雄市長日前第二次大陸之旅更受關注,更具影響力。
目前,南臺灣與大陸的互動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但仍面臨很大困難與挑戰。一是島內政局發展不能令人樂觀,“藍消綠長”仍在延續。尤其是多年來的基層選舉,幾乎都是“藍輸綠勝”。民進黨不僅穩固了南部的執政地位,中部實力也與國民黨接近,北部雖然相對較弱,也已對國民黨形成很大壓力。未來國民黨地方執政可能持續減少,民進黨執政縣市可能持續擴大。二是大陸經濟強勢發展對南部縣市經濟的競爭壓力增大。如高雄港的衰落,集裝箱運量排名從世界第3位降到目前的第12位,與大陸經濟迅速發展與沿海港口的迅速崛起密切相關。大陸在政策上強調重視中南部,要“向南移,向下沉”,但“說易行難”,要具體落實,不論是人力上還是物力上仍顯困難重重。如何處理好中南部民眾或民進黨反國民黨與國共關係發展問題,是大陸面臨的另一重要挑戰。國共關係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而且建立了合作機制。但中南部民眾有強烈的反國民黨意識,甚至超越“反中”意識,除了歷史因素還有“重北輕南”的情緒。大陸在繼續鞏固與發展同國民黨關係的同時,如何權衡利弊,處理與中南部民眾的情感需要,要讓中南部民眾不反感,是需要智慧與技巧的。與南臺灣的互動,大陸需要有耐心,要善于把握時機,繼續花大力氣加強與南臺灣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培養感情,增進南臺灣民眾對大陸的認識與好感,讓南臺灣成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積極力量。(王建民: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