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坤傑:民進黨轉型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困境之四:深綠勢力牽制制約,兩岸政策難有突破
民進黨敗選後,黨內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檢討聲浪,普遍認為民進黨應進行路線調整,以適應島內和兩岸的新形勢。兩岸政策在民進黨的論述中一直處于比較邊緣的地帶。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民進黨的主要任務是和國民黨爭奪政治資源,大陸政策對民進黨來說並不重要而緊迫。陳水扁執政時期,民進黨雖重視兩岸政策,卻不斷借助兩岸議題牟取政治利益,一度掌握了島內兩岸議題的話語權,甚至形成了“臺獨”話語霸權。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階段後,民進黨發現其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的話語權日益喪失,在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格局中逐漸被邊緣化。但面對新形勢,民進黨卻無法提出發展兩岸關係的具體願景,甚至在關鍵時刻採取回避態度,直接導致其在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敗北。在這樣的背景下,黨內出現了檢討兩岸政策的聲音,但民進黨的主流認知是民進黨的失敗並非“臺獨”路線,調整“臺獨”路線不應成為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主要方向,導致其政策轉型始終未有實質突破,但其主要根源在于深綠的掣肘。盡管深綠勢力在綠營內是少數派,但他們擁有係統的理論論述、雄厚的資金支持、豐富的媒體資源和堅定的支持群體,牢牢掌控著綠營的主動權、話語權,控制著綠營的意識形態。在黨內“基本教義派”的施壓下,不管是蔡英文還是蘇貞昌,其兩岸政策論述都不敢觸碰“臺獨”主張,只是從細枝末節、無關根本的地方進行小修小補,比如淡化“臺獨”色彩、弱化“逢中必反”立場、支持兩岸有限度地交流等,這種小調整根本無益于解決民進黨兩岸政策困境,民進黨如若不進行根本性調整,其未來發展將面臨嚴峻挑戰。(史坤傑: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