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堂:群雄“卡蘇” 搞不好全黨皆輸
民進黨全黨都應想2016而不是“如何卡蘇”
民進黨內“不能每天都想著2016”之説,明顯為了圍堵蘇貞昌,因為有人認為蘇貞昌便是“每天想著2016的人”,而他又與“獨派”疏于往來,他若當選黨主席,“獨派”勢力就會繼續式微。其實,剛性政黨以作為選舉機器為先,民進黨應該思考的不是一個人會在2016年如何,而是民進黨在2016年會如何,簡言之,便是能否擊敗國民黨取得“執政權”,還是繼續成為在野黨?在此目標下,民進黨新任黨主席就是黨的指揮官,如果又具有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勝出的能力,他就是問鼎“大位”的不二人選。這個人可以是蘇貞昌,也可以不是蘇貞昌。但民進黨派系想的是黨魁之爭如何出頭,卻不容有人妄想“2016”。
只因為路線不同與勝選需要,姚嘉文大喇喇地將“非臺派”的標簽貼到蘇貞昌身上。這種壟斷式的意識形態霸權不僅充斥在民進黨黨內選舉,更異化民進黨的靈魂,讓這個政黨內鬥內行,外鬥卻越外行。
借著此次黨主席選舉,民進黨應向全民政黨方向邁進,並做好黨務改革、轉型及兩岸政策調整,全黨上下都應“每天想著2016”。否則,每天都在想盡辦法“如何卡蘇”,讓民進黨的“鬥爭形象”更加凸顯,則距離2016恐更加遙不可及。(潘錫堂 臺灣淡江大學陸研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