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南方朔﹕政客用邪惡掩飾敗壞 遭罪的還是民眾

2007-12-10 11:17:00
來源:
字號

  

  政治的邪惡是可怕的,人們不可能在今天出賣了靈魂之後,宣稱明天還可能找得回來。當邪惡與權力並存,政治所有的基本目標和法治、責任、寬容、尊重就會全部消失。而讓幫派、奉承、分贓、欺壓等都得到機會。當邪惡傳染到整個體制。就會造成體制的不務正業與崩壞無能。今天臺灣不就是個例子嗎? 

  有鋻於政治邪惡之可怕,近代最早研究政治邪惡與罪惡的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Arendt)遂指出:“只有那些對人類會造成無可逃避的罪惡知道恐懼的人,以無懼的、不可妥協的態度,在任何地方反對這種不可測度的邪惡,人類始可有厚望。” 

  只是話儘管如此説,面對政治的邪惡與不擇手段,當它初起並訴諸集體亢奮時,除了極少人之外,多數人,特別是所謂的知識分子,多半會在畏懼下刻意閃躲,以求明哲保身,有些人則急忙附和並表現得更加神勇以求利祿。前面已提到的羅逖教授即指出:“面對政治的邪惡,散漫而猶豫的反對,其實只會讓他們變得更相信自己的厲害與高明。邪惡只有改變時代的整體環境氣氛始能讓製造恐懼者知道畏懼。” 

  但對這一點,文章指出,臺灣的知識分子錶現得如何呢?每個人都會自鳴清高地説出“不要搞撕裂分化族群”之類的空言,但每逢具體的問題出現,究竟誰是因、誰是果這種基本的因果責任就不再敢去談論,而只會將一切簡化成最安全的“不要藍綠惡鬥”。“安全的批評”乃是臺灣當今的主流,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都刻意閃避掉要點,而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發言。臺灣的權力加速惡質化,這種鄉願式的“安全的批評”,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是扮演了護航者角色啊!漢娜鄂蘭所謂的“無懼的、不可妥協的”原則,在臺灣竟然稀薄到如此可憐的境界!這時候,李登輝會説出“搞仇恨最不好”、“選錯人,人民受罰”,儘管他有其選舉上的考量,但他會説出“搞民主的人反民主”這種話,也可真算是空谷跫音了! 

  邪惡是人類不可忽視的心靈元素,近年來隨著邪惡政治的增多,它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注意。 

  文章最後説,邪惡者只用邪惡來掩飾自己的敗壞,要用群眾的沉淪來裝扮自己權力的無所不為。臺灣的人民又怎能不格外提高警覺呢?這是政治的學費,代價最後還是由人民支付!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