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治大學經濟係教授林祖嘉表示,隨著兩岸經濟規模的此消彼長,不“三通”,臺灣在兩岸經貿互動中籌碼越來越少。
林祖嘉在談及自己十多年來從事兩岸經貿研究的感受時說,在兩岸經貿往來的初期,臺灣由于相對經濟實力較強,握有較多的籌碼,擺出了高姿態。但是,多年來大陸的快速發展,而臺灣經濟發展卻遲緩,籌碼已經轉向。
“現在主要是要靠對大陸的出口,來帶動臺灣經濟的發展”,林祖嘉認為,早期,大陸的外來投資主要是港臺商人。隨著大陸開放步伐的加快,歐美資金紛紛入駐,目前臺灣依賴大陸的程度多,大陸依賴臺灣的少,臺灣在兩岸經貿互動中籌碼日漸喪失。因此,兩岸“三通”越早越好。不“三通”,今後臺灣的經濟前景將愈加邊緣化。
林祖嘉以臺灣房地產為例,指出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臺灣房地產市場發展開始停滯,較有市場的是面積五、六十坪(每坪約三平方米)以上,且品質較高的新單位,價格上漲亦較快。但同時,隨著島內平均薪資水平不漲反降,現在每坪約三十萬的新房子,中產階級除了科技新貴和金融從業人士外大多買不起,“就是一般的大學教授也吃不消”。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房子下濾,人上濾”現象,三四十坪以下的房子多年未漲,且一九九0年臺灣空屋率為百分之十四達一百二十三萬套,市場消化相當緩慢。
“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快開放兩岸‘三通’,提高經濟成長率。”林祖嘉說,如此才能提高臺灣的薪資水平,消化高空屋率的現象。(黃少華、王國安)
來源:中新網
編輯: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