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副總編武世明訪談周青、鄭堅

時間:2005-10-24 22:01   來源:


[中國臺灣網副總編武世明]:各位網友大家好!明天是10月25日,是祖國的寶島臺灣光復六十周年紀念日。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寶島臺灣獲得光復,回到祖國懷抱,這是全中國人民的大事,是各族人民的喜悅。在紀念臺灣光復60周年前夕,中國臺灣網與新浪網合作對有關專家進行訪談。今天我們邀請到抗日老戰士、老臺胞、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終身研究員、作家周青教授和抗日老戰士、老臺胞、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原副會長鄭堅先生與大家交流。周青教授是臺北市人,今年已85歲高齡,鄭堅會長是臺灣彰化人,今年78歲,我們對兩位抗日老人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下面請兩位專家跟大家分別說幾句話。 [17:13]

[周青]:網友大家好!我是出生在臺北市東門外,那個東門當時的情況是日本統治下的一個大兵營,我就在東門這個地方長大,然後進了公學校,當時臺灣人上的小學叫公學校,日本人上的小學叫小學校。為什麼要這樣做?就是日本殖民主義者推行民族歧視、種族歧視。這方面現在的年輕人體會不深,作為我來講,一談到這一段的苦處都要掉眼淚。 [17:16]

[鄭堅]:大家好!我也跟周老一樣,在臺灣彰化出生的,很可能我們的祖先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前後跟著到臺灣去的,在臺灣也是幾代。我在10歲的時候抗戰發生的那一年一家人到大陸來,我是在大陸抗日八年過程當中長大的,最後也參加了抗日戰爭,為祖國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取得臺灣的光復。 [17:17]

[武世明]:我們今天來和大家進行交流的兩位老人,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對臺灣光復,臺灣同胞的五十年的抗日鬥爭的歷史,非常熟悉,所以在今天的訪談當中,歡迎廣大網友能夠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與兩位老先生進行交流。我是中國臺灣網的副總編武世明,我很願意為大家服務,希望大家提問題最好圍繞主題,我們今天主題是紀念臺灣光復60周年。網友們可以提自己的問題。 [17:18]

[武世明]:有網友問,臺灣人民抗日鬥爭進行了五十年,能不能從總體上談談臺灣人民抗戰的概況以及基本特點? [17:31]

[鄭堅]:我們全國抗戰,全民抗戰是八年,從1937年蘆溝橋事變開始。東北人民是1931年“9.18”開始,抗戰14年,臺灣同胞實際上應該說抗戰五十年,從1895年日本人通過《馬關條約》霸佔了臺灣以後,臺灣同胞就沒有一天不跟日本人侵略者進行鬥爭。 [17:31]

[鄭堅]:臺灣同胞五十年抗戰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895-1915年二十年,這個階段主要是武裝鬥爭,日本人從北部登陸,到每一個地方都碰到激烈的鬥爭和反抗。我講一個數字,開頭日本人原來想三個月基本上把臺灣問題解決了,結果他們從基隆登陸,一直打,打到沿海,打到臺南打了五個多月,五個多月當中日本死傷多少?死4800人,傷27000多人,合起來三萬多人,這個數字比日本在甲午戰爭的傷亡還多好幾倍,日本在甲午戰爭總共傷亡不到四千人,而這不到五個月就死了4800人,連最高統帥,天皇的兄弟,北白川宮親王,在這當中受傷,最後死在臺灣。臺灣同胞抗日是一上來就堅定鬥爭,打了五個多月以後,因為當時日本人的武器很強,臺灣同胞沒有什麼武裝,也沒有得到大陸更多的支援,所以五個月以後,臺灣民眾退到山地,繼續堅持武裝鬥爭,一直打,打了二十年,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個戰役,就是1896年的雲林縣發生的大坪山戰役,那個領導人叫柯鐵,像猛虎一樣厲害,叫他“柯鐵虎”,日本人對當地的燒傷,那一個戰役里面臺灣老百姓死亡幾萬人。 [17:32]

[鄭堅]:武裝鬥爭除了這個比較著名以外,就是原來孫中山的信徒,在他影響以後叫羅福興,苗栗人,他參加過黃花崗的起義,他受傷了,後來他回到臺灣繼續鬥爭,他在1913年領導了苗栗的起義,最後當然也是失敗了,失敗以後,有一千多人被捕,還有兩百多人被判死刑。 [17:32]

[鄭堅]:武裝鬥爭的例子很多,由于時間關係我不說了。打了二十年,由于臺灣是孤島,日本當時是比較先進的,臺灣老百姓沒有辦法,只好轉變鬥爭形式,從武鬥變成文鬥,一直鬥到抗日戰爭發生1937年,整整21-22年,從1915一直到1937年,20-21年,這里面臺灣老百姓組成臺灣協會,農民有農民的組合,工人有工友聯合會,另外政黨有林獻堂跟蔣渭水他們領導臺灣民眾黨,通過這些活動來反抗日本人對臺灣的侵略,調動臺灣老百姓反抗日本,這是第二個階段,22年左右。 [17:32]

[鄭堅]:但是臺灣一個孤島跟日本人抗,一鬥爭又犧牲,很難根本解決問題。後來到1937年蘆溝橋事變以後,全民抗戰爆發,給臺灣老百姓帶來希望,很多老百姓覺悟到臺灣要能夠從日本的殖民統治底下解救出來,首先要我們的祖國能夠強大起來,能夠得救,祖國得救了臺灣也才能夠得救。第三階段,八年抗戰就有一部分在島內進行反日本鬥爭,每次失敗以後,到大陸來,在大陸來繼續參加鬥爭。 [17:32]

[鄭堅]:所以在抗戰期間,據統計有五萬多臺灣同胞在大陸直接參加抗戰。另外在島內繼續反對日本的徵兵、軍夫進行鬥爭,五十年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7:33]

[武世明]:有網友問,日本霸佔臺灣以後是怎樣進行殖民統治的,日本殖民統治的情況請周老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17:43]

[周青]:我可以簡單的介紹一下。剛才鄭老介紹分為三個階段的抗日、反日,前期的階段,武裝鬥爭為主鬥爭是二十年,這方面來講,我對這個問題有一個補充。 [17:43]

[周青]:前一個階段日本人到臺灣去推行殖民主義統治,他是靠什麼?主要是靠武裝鎮壓,通過武裝的辦法來殺臺灣人,來抓臺灣人。有一個問題,這二十年來為什麼後來會轉變成為政治鬥爭或者是文化鬥爭?因為臺灣人有一個性格非常強烈的,就是有一種反抗的精神,比較濃厚,因為臺灣人大部分是從大陸祖國移民到臺灣去的,日本人發現臺灣人用武力鎮壓不是辦法,臺灣人不會信服的,他發現這個秘密之後,他緩過來採取懷柔的辦法,所以臺灣人有一個說法,三年一小懷,五年一大懷,臺灣就是這樣,日本人歧視我們,欺負我們,我們要反抗到底。所以三年一小懷,五年一大懷是這樣來的,日本人發現這個秘密之後,他統治臺灣的政策由武裝鎮壓轉變成為懷柔的政策,用軟的辦法來統治臺灣,既然你統治臺灣改變用懷柔的政策,那麼臺灣人對抗的辦法就採取文化鬥爭,政治鬥爭,但是事實上武裝鬥爭沒有停過,但是主要的鬥爭方式改變了,因為統治者本身統治的方式也改變了,所以臺灣出現文化協會,出現民眾黨,出現工人運動,出現農民運動,或者一些其他的政治運動,就是這樣來的。這是一個問題。 [17:44]

[周青]:第二個問題來講,日本統治臺灣推行的是工業日本、農業臺灣,不讓你臺灣內發展工業,他感覺到你就是殖民地,我的奴隸,應該為我服務,為日本服務,所以日本到臺灣去之後,在經濟方面他抓三個東西,第一個是抓大米,臺灣的大米收成一年可以吃三年,生產的大米又好吃,又豐盛,在這麼一個情況下,日本就把臺灣的大米當成一個豐富的米倉,剩下的大米,好的大米都運到日本本國去給日本人自己用,這是第一個。 [17:44]

[周青]:第二點,臺灣的糖特別甜,質量非常高,臺灣這個糖主要是砂糖,很細的,因為日本人本國缺乏大量的糖,所以佔領了臺灣之後,他的政策就是推行制糖工廠,推行種甘蔗,讓農民種甘蔗,這個甘蔗得指定,不能賣給其他的人,只能賣給日本人的制糖工廠,搞壟斷。 [17:45]

[鄭堅]:80%以上的甘蔗,糖,都是銷到日本去的。[17:49]

[周青]:所以這是日本人統治臺灣,剝削臺灣人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三個方面是樟腦,樟腦在臺灣高山上,所以樟腦同原住民,就是同高山族有密切的關係。全世界80%的樟腦都是臺灣的樟腦。 [17:50]

[鄭堅]:臺灣的產量,樟腦的產量全佔世界80%,臺灣是出樟腦的地方。 [17:51]

[周青]:日本人為什麼要強制在高山種樟腦?因為樟腦能做火藥,火藥來講對日本向外擴張,向外擴展,向外稱掠需要樟腦,所以日本人控制樟腦,推行樟腦,買賣樟腦,來剝削臺灣人,這是經濟方面,這方面,主要是抓這三個東西。至于日本人對臺灣人的民族歧視來講,這個問題是非常嚴重的。 [17:52]

[武世明]:我有一個問題,鄭堅會長,我們知道你是37年,10歲的時候隨父親從臺灣逃到大陸參加了臺灣義勇隊,這個經歷給大家介紹一下。 [17:52]

[鄭堅]:我前面已經講過了,臺灣義勇隊就是在抗日戰爭期間臺灣同胞在祖國大陸成立的一支武裝隊伍,這個隊伍是在1939年在浙江的金華成立的,領導人叫李友邦,李友邦將軍是臺北縣廬州人,他早年在臺灣也是參加文化協會的活動,在學校里面也進行反對日本的運動,日本人抓他,逃出來以後逃到大陸來,他曾經在黃浦軍校二期學習過,抗戰一發生,這個時候救臺灣的時候到了,臺灣在島內鬥爭,怎麼鬥都被鎮壓下去,他覺悟到,一定要祖國能夠打敗日本,然後臺灣才可能得救,所以他就成立了臺灣義勇隊,把在大陸的一些年輕人,甚至包括小孩都集中起來,這個隊伍主要是進行戰地的服務工作,一個是做抗日的宣傳,一個就是在前線向日本的軍隊包括臺灣兵喊話,號召他們起義、反抗,也做後方的服務工作,辦了好幾個醫院,為戰地的老百姓服務。 [17:52]

[鄭堅]:這個隊伍的宗旨,我們帶領的“復疆”,我們要通過我們的鬥爭把臺灣的疆土回歸到祖國來,進行這麼一個鬥爭。我父親也是早年跟李友邦一樣,也是參加文化協會活動,被日本人追擊,逃大大陸來,繼續反抗日本,他當時作為閩南辦事處,主要是日本佔領區下的工作,做情報工作,了解在廈門的淪陷區日本人的動態。 [17:54]

[鄭堅]:他從臺灣到廈門之後,他也在廈門跟著大陸朋友,一起在日本領事館丟過手榴彈,散發傳單這樣一些活動,臺灣義勇隊那些個隊伍最後有百多名,到光復的時候一共有三百多名 [17:55]

[武世明]:有網友問,周老你在臺灣親身經歷過什麼鬥爭? [17:55]

[周青]:我在臺灣,為什麼會跑到大陸來?就是因為1947年的2.28暴動,我參加了2.28的暴動,那個時候的身份是一個新聞記者,中國日報的記者,2月27號晚上因為有一個賣香煙的老太太叫林江麥看到警察從卡車里面跳下來,要來抓這些賣煙的煙販,那個時候大家比較年輕的走的快,林江麥老太太事實上才40多歲,也不是太老,但是這個人手腳比較笨,被抓住了,抓住之後警察把她的香煙沒收了,把她的現款也搶走了,老太太求這些警察。 [17:57]

[武世明]:你是那個時候逃到大陸來的? [17:57]

[周青]:47年。在太平洋戰爭走向高潮的時候,日本要加強南進,從東北,關東軍里面大部分調到臺灣來,準備南進,準備參加太平洋戰爭,所以把這一批軍隊調到臺灣來,關東軍調過來有五十萬,五十萬的關東軍需要用木頭做的手榴彈的木柄,所以到林海成的明明木器廠來訂木柄,這里面有一個日本經理部的一個軍官中尉叫辛奎,辛奎這個人常常來到木器廠來同我們聊天,在聊天過程當中,我們才發現,這個辛奎是比較開明的,比較進步的,有一天林海成請他在二樓臥室,日式的臥室里面有好多書櫃,書櫃就在床上,在榻榻米上面,辛奎上來吃飯的時候,辛奎發現這里面有那麼多作家的書,特別是日本作家,日本的進步作家的書,所以他特別高興,站在那里翻著一些書翻不停,慢慢我們了解,他向我們透露他年輕的時候受過日本共產黨的影響,他向往社會主義。 [18:01]

[周青]:這樣一個情況一來,大家有共同語言,就考慮怎麼樣研究在部隊里面進行反戰,怎麼樣反戰?你如果在部隊里面撒傳單,用激烈的反戰這個言論來講,馬上就抓起來,所以經過我們三個人考慮的結果,採取寫日本民歌調子,辛奎他是一個詩人,他會寫詩,那麼我們三個人合起來,寫了一些歌曲,採用單調的日本民歌在日本部隊里面,日本軍隊里面試一下,這樣一試,一下子很快就唱開了,這個調子是非常簡單的,我可以唱一下,他們不斷的送到南洋去,送到東南亞去,要離開風源的時候,我們編了一個歌,叫《再見吧,風源鎮》。等我再來的時候,這個美麗的世界已經同我沒有緣了,無緣了,這個調子是非常簡單。 [18:03]

[周青]:(周青老師唱《再見吧,風源鎮》中……)[18:03]

[周青]:很快在風源的日本部隊里面就傳開了,唱開了,唱開之後變成臺灣各地唱開了,甚至後來被調到南洋去的一些日本部隊的阿兵哥在南洋唱開了,好多人不知道這個就是我們創作的。唱開之後出現的現象,就是日本部隊里面逃兵大大的增加,發瘋的,發神經病的大大增加,所以我感覺到我們這一段的工作,做的非常貼切,而且是影響很大。 [18:04]

[武世明]:有網友問,對臺灣光復的不同理解,有的紀念,有的否定,是不是可以區分為“臺獨”和支持統一的分水嶺? [18:04]

[鄭堅]:分水嶺,臺灣人就是在臺灣的中國人,明明白白臺灣的土地就是我們中國人去開發出來的,像我們祖先,當年就從福建南安過去的,臺灣目前80%以上的當地居民,不是後來抗戰勝利以後才去的,臺灣是誰開發的?在臺灣的中國人開發的。日本人佔領了臺灣,中國人經過抗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把臺灣收復回來,這個就是光復,抗戰就是勝利,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現在日本人不承認這個事,叫“終戰”,而且臺灣一些搞分裂、搞臺獨的這些人,他也跟著日本人講“終戰”,不承認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不承認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光復他也不承認了,把光復節都取消掉了,這個里面很明顯,他們事實上已經背叛了中國的祖宗,我們叫背祖背宗,事實上跟著日本的殖民統治者站到一條線上。 [18:07]

[武世明]:“臺獨”分子是抹煞抵觸臺灣光復,廣大的臺灣民眾還有一些黨派還是紀念臺灣光復的。 [18:07]

[鄭堅]:我來說說這個事,臺灣老百姓為什麼五十年日本的統治期間一直反抗?他就是一個心,我是中國人,我們臺灣人是中國人,我們不能當你日本人的奴隸,我們一定要回來,先得有這麼一個決心一定要回來。 [18:07]

[鄭堅]:光復之後,光復的當時,老百姓怎麼個歡欣鼓舞,喜歡回到祖國的歡天喜地的狀況等一會兒請周老再細說一下。當時光復的時候,抗戰勝利以後,在10月初我就回到臺灣了,去臺北從高雄上路一直到臺北,一路看來,臺灣老百姓真的是非常的高興,因為在日本最後那個時期,臺灣是很苦很苦的,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拿我家來講,我家家里,臺灣里面,我的父親過來了,我的兩個叔叔,一個二叔、三叔都給日本人抓去,一個當兵,一個當軍夫,家里面我父親、母親,兩家所有男人都給抓走了,我老祖父六十多歲躺在家里面,病在那里沒有生活來源,沒有病的時候靠賣冰棒過日子,當時日本人統治,臺灣給糟蹋的非常淒慘,回來的時候人們歡欣鼓舞,這個可以說明臺灣老百姓為什麼會那麼熱心的來歡迎祖國去的同胞?我記得我有一次到臺北一個叫新店的地方,臺灣當時還沒有正式接收,中國政府還沒有正式接收,日本人投降,我去的時候,他們知道我是從祖國回來的親人,一路上夾道歡迎,敲鑼打鼓放鞭炮,從當時歡迎情況說明臺灣老百姓心向著祖國,希望回歸祖國。 [18:08]

[鄭堅]:再講臺灣光復不久,兩岸隔離五六十年,六十年當中兩岸分割開來,45年光復,這段期間盡管有那麼多反華勢力拼命想把臺灣分裂出去,“獨立”出去,島內也有那麼多人拼命搞臺灣“獨立”,但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出來,島內一直到今天,多數的臺灣老百姓還是不讚成“臺獨”,還是跟“臺獨”進行鬥爭,最近打的頭破血流都有,為什麼?就是反對“臺獨”,我們要認同,臺灣人就是中國人。 [18:08]

[鄭堅]:兩岸分割以後,已經有一百萬左右臺灣同胞回到大陸來,來辦廠經商,他們事實上也是冒著風險過來的,臺灣當局對他們是進行控制壓制的,從這個里面,我們可以看出來,目前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已經認識到了,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這個在臺灣目前還是主流。我們講臺灣人的主體意識,什麼主體意識?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主體意識。 [18:08]

[武世明]:反對或者抹煞臺灣光復就是一小撮“臺獨”分子。 [18:10]

[鄭堅]:他們不承認光復,要承認光復臺灣就是中國的土地,當時中國政府,從日本人手上把它接收過來,就寫明了,從今天起臺灣就回歸祖國的版圖了,講得很清楚。 [18:10]

[周青]:剛才提的關于分水嶺的問題,分水嶺對臺灣光復有不同權益,不同解釋,不同看法,但是最基本的分水嶺就是你承認不承認是中國人,這個才是分水嶺,你不承認,這個分水嶺就沒有了,你本身不承認你是中國人,你把自己同中國分離出去了,你還有什麼分水嶺?所以他們對光復不承認,他們認為是終戰,而不是戰敗。分水嶺就是,你本身到底承認不承認是中國人。 [18:10]

[武世明]:有網友提出,兩位老人親身經歷了臺灣光復的那一刻,當時那個場景想請你們簡要的介紹一下。 [18:18]

[鄭堅]:你媽媽把唐裝拿出來,我聽你說過。(對周青) [18:18]

[周青]:這個問題好多年輕的朋友都不知道,日本開始戰敗,1941年發動太平洋戰爭,大體上他走向最高潮、最兇惡的那個階段,大體上兩年左右,兩年之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進行反攻,反攻之後日本人節節敗退,但是他不講敗退,講“轉進”,轉另外一個地方要進攻,實際上就是戰敗了,被消滅了。 [18:19]

[周青]:我們在研究同日本打仗的時候,日本是贏還是輸就要看轉進,轉進多了我們就感覺到他到處打敗仗,通過這樣來分析、研究當時兩個陣營的戰爭,一個陣營是以三個軸心國家,就是德國、意大利、日本,這三個法西斯國家納粹的陣營,這三個國家為首的想要霸佔、稱霸全世界幾大國家,當霸主,但是沒有想到就兩年左右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日本人開始從南洋里面不斷的轉進,越轉進,越後退了。 [18:19]

[周青]:這里面主要看到1943年之後,整個臺灣形勢或者臺灣島上的制空權完全被盟軍控制了,被他們的飛機控制了,美國的飛機P38,就是帶著炸彈來炸,我在臺灣當中,這個飛機定時間過來扔炸彈,比如說上午的10點鐘一定會來,來大概在這里扔半個小時炸彈就走了,下午3:00-3:30,準時的美國飛機P38會來扔炸彈。但是扔炸彈扔到1944年、1945年,特別1945年的7月份炸彈不扔了,幹什麼?不扔炸彈到臺灣島的上空,到這個地方來觀察,大體上半個月不扔炸彈,大家就考慮怎麼那麼奇怪,本來準時上午10點鐘,下午3:00-3:30一定來扔炸彈,怎麼最近不扔炸彈?但是再過十天左右,就來不是扔炸彈,是扔傳單,頭一批扔的傳單就是《開羅宣言》,1945年的7月份,來扔《開羅宣言》,《開羅宣言》一出來之後,所有的臺灣老百姓都看出來日本快投降了,日本投降的日子快到了,大家都在等著著一天趕快到來。 [18:22]

[周青]:再過半個月,1945年8月15號,中午12點日本的天皇出來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個廣播一出來之後,臺灣老百姓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出來的,不知不覺這邊有舞獅子的,這邊有舞龍的,這樣的隊伍就出來了,還有好多人放鞭炮,鞭炮的穗子大體上有半尺高,不得了了。還有人幾乎家家戶戶都宰雞、鵝或者豬來祭拜自己的祖先,向著西邊祖國大陸來祭拜祖先。本來日本推行的是皇民化運動,家里大廳的桌上,不讓你擺自己的祖先的神位,主要擺日本天皇,日本的祖先叫天造大神,擺他的神位。臺灣人怎麼辦?怎麼祭自己的祖先,臺灣人有辦法,就在房間臥室里面,櫃子里面,櫃子上面把自己祖先的神位從外面挪到里面來,日本警察來的時候,把房間里面這些祖先神位用布蓋起來,他在外面看到日本第一代的祖先是捏造出來的一個神,天造大神。 [18:23]

[鄭堅]:光復之後變過來,光復之後把自己祖先的神位從房間里面搬出來 [18:23]

[周青]:就是這樣,一光復,一聽到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馬上就變了,鞭炮,高興的眼淚,舞龍、舞獅,唱歌,好多人穿了新的衣服出來,在街上挺著胸,非常自豪的感覺到我們原來被日本統治的時候是一個悲慘的奴隸,奴隸今天變主人了,多麼高興。 [18:23]

[武世明]:有網友說,請兩位老人用概括的話說,臺灣光復的偉大歷史意義在什麼地方? [18:23]

[鄭堅]:我們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外國的侵略,屢戰屢敗,割地賠款,八年抗戰勝利了,把日本人侵佔五十年的臺灣土地收回來了,中國的主權、領土通過臺灣光復就保住了,從此以後中國人就開始走上了復興的道路了。抗戰的勝利,臺灣的光復,這個應該說是中國人民從一百多年的屈辱當中抬起頭來的一個轉折點,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轉折點。 [18:26]

[武世明]:咱們時間差不多了,你們作為老臺胞,抗日老戰士,在紀念臺灣光復六十周年的時候,想跟臺灣同胞說幾句什麼話?[18:27]

[鄭堅]:我想認同自己是炎黃子孫的所有的我們的臺灣鄉親,多數的臺灣鄉親,我想今天應該看到了祖國已經從過去的衰敗當中,已經復興,已經開始崛起了,這個一二十年來已經取得這麼大的成績,臺灣同胞已經有一百萬人到大陸來參加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大業,我希望有更多的島內的鄉親,能夠把兩岸的同胞,我們的力量聯合起來,共同來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再做出更加輝煌的貢獻,這是我對鄉親們的一點希望。 [18:27]

[周青]:我補充一個情況,我剛才說盟軍,撒傳單,這個傳單的原樣,就在里面,這是六十年前我的朋友把這個傳單保護起來,把這個傳單寄到我手里。我今天把這個東西送給我們網站,這個就是《開羅宣言》。 [18:27]

[武世明]:當時盟軍的飛機投下來的傳單,《開羅宣言》的復印件。《開羅宣言》確定了臺灣回歸中國的歷史地位,是國際法律文件。[18:28]

[周青]:這個送給你們。(復印件) [18:28]

[鄭堅]:轉給臺灣鄉親們。[18:28]

[周青]:我本身的體會感覺到,我在日本統治下,被日本人罵,罵我是亡國奴,精神上最痛苦的就是這個。但是我們有祖國,祖國的存在使我不斷的同日本人,同日本殖民主義鬥爭變成一個動力,祖國是一個精神的力量,無窮的力量,所以我敢大膽的同日本人抗爭,就是祖國的存在,為什麼臺灣有一些人不認同祖國?願意當國際反華勢力的走狗,在這個問題上,希望我的鄉親,我的臺灣的親戚或者我的臺灣朋友,或者臺灣的同胞,要很好的認識“臺獨”是什麼東西,“臺獨”事實上是國際反華勢力收買過來的走狗,我是這樣認識的,臺灣絕大部分的人,都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個才是主流的民意,這里面有一小撮人在這里操弄,這些人是“臺獨”的頑固派,“臺獨”的頑固派本身同外國勢力有緊密的勾結,所以他們動不動跑到美國去請示、報告,我們要擦亮眼睛,這一批人不是中國人,希望他們回頭,現在我們神舟六號上天,正是回頭的最好的機會。 [18:29]

[武世明]:由于時間關係,我們今天的專家訪談就進行到這里,我們現在紀念臺灣光復60周年,目的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銘記兩岸同胞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跡和為民族解放事業所建立的不朽功勳,弘揚中華民族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激勵兩岸民眾攜手反“臺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謝謝今天參加訪談的周青教授和鄭堅會長,謝謝各位網友,謝謝為今天訪談提供支持的新浪網和中國臺灣網的各位同仁,再見。 [18:29]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