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十大新聞點評:盧麗安現象引領兩岸攜手共圓中國夢

2018-01-05 14: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編者按:由台灣網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華語環球廣播中心、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欄目共同主辦的“2017兩岸關係十大新聞”評選活動於2017年12月25日正式啟動,對影響2017年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事件進行了全面回顧。評選結果已于2018年1月4日正式揭曉(http://www.chinataiwan.cn/xwzx/zxzt/TOPTEN2017/gonggao2017/201801/t20180104_11887119.htm)。其中“臺灣同胞盧麗安亮相十九大,盧麗安現象引發兩岸熱議”位列第六位入選。我網特約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鐘厚濤,針對這條入選新聞及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進行點評,全文如下:

 

  2017年,身為臺灣的女兒、十九大黨代表盧麗安教授一席“我們愛臺灣,也可以愛祖國大陸。”的肺腑之言,傳遍海峽兩岸,引發人們熱烈討論。盧麗安現象的産生,具有重要的引領意義,它代表了一種發展方向,預示著一種時代潮流,將會帶動更多的臺灣同胞主動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來。

  首先,給蔡英文當局當頭棒喝。蔡英文上臺後,不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一中原則”,還有意設置種種障礙,阻撓兩岸各項正常交流,近期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剛剛從大陸交流回臺的幾名新黨青年人帶走,即為典型例證。對於盧麗安,蔡英文當局也是畏之如虎,痛下狠手,直接登出其戶籍。蔡當局的核心目的顯然是要製造寒蟬效應和“綠色恐怖”,給兩岸交流製造障礙,“帶上緊箍咒”。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雖然蔡英文當局竭力想干擾兩岸民眾交流,但兩岸民間交流的大門一旦開啟,就永遠不可能再被重新關上。兩岸同胞本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一家人,無論蔡英文當局如何去人為阻撓,島內民眾對於大陸的那份血脈情緣永遠都不可能被割斷。

  蔡英文當局出於其特定的意識形態,不願發展兩岸關係,但島內民眾的眼睛卻是雪亮的。隨著大陸日新月異的跨越式發展,特別是大陸基於“兩岸一家親”理念,出臺了一系列親臺惠臺政策,為廣大臺灣同胞在大陸的旅遊、學習、就業、創業等提供了巨大的政策紅利,搭建了廣闊的發揮舞臺,廣大臺灣同胞越來越認識到,中國大陸充滿了豐富的機遇,只有“西進”融入大陸,才能為自己尋求到更好的平臺。過往林毅夫的例子如此,現在盧麗安的例子也是如此。

  根據島內最新民調來看,30歲以下年輕人中,有53%的人願意到大陸來打拼新的天地。由此可以看出,盧麗安現象才是真正代表了廣大臺灣同胞的主流民意。盧麗安現象的産生與蔡英文當局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也徹底揭露了蔡英文當局“逢中必反”的“臺獨”真面目,粉碎了其妄圖阻撓兩岸正常交流的狂妄幻想。

  其次,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強大動力。2017年,在蔡英文當局無意根本調整兩岸政策的情況下,兩岸官方交流全面停擺,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勢頭並未被完全中斷,兩岸民間交流依然持續熱絡。在盧麗安現象的示範效應下,島內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選擇“西進”,去年臺灣民眾來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的人數再創新高。

  過去的若干年中,兩岸關係交流合作的快速發展時期,但在蔡英文當局的人為干擾下,兩岸關係發展勢頭被蒙上沉重陰影,這也讓很多有識之士為之憂心忡忡。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來之不易,需要精心呵護,好在無論蔡英文當局如何去設卡阻撓,兩岸同胞對於和平發展的嚮往和期許卻從未有絲毫退卻。

  盧麗安曾表示,和平發展是兩岸關係的主要走勢,這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心聲。只有尋找兩岸的最大的公約數,尋找兩岸共有的歷史記憶,才能重構兩岸一直以來絲縷相纏的血脈聯繫。對此,筆者認為,兩岸民眾交流熱情的持續高漲,既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了新的源頭活水,也進一步強化了兩岸同胞的濃濃親情,確保無論兩岸官方交流如何起伏跌宕,兩岸關係發展大勢始終可以在正確的軌道上平穩運作,兩岸民間交流由此也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再次,引領兩岸同胞攜手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近百年來孜孜以求的夢想,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夢想”。盧麗安現象的重要啟示意義在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夢想,也是共同的責任,廣大臺灣同胞不應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旁觀者,而應責無旁貸,主動成為參與者,成為在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建設者和貢獻者,更可以參政議政,直接參與到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治理中來。因而廣大臺灣同胞不應自外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而應積極投身其中,才能夠見證這一重要的歷史使命,才能夠分享祖國發展的無上榮耀,才能深感作為中華兒女“與有榮焉”的那份自豪和驕傲。

  臺灣同胞也有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但由於歷史和現實各種因素的疊加效應,很多人陷入“小確幸”的盲區,也有很多人對臺灣的前途感到迷茫,2017年“茫”字當選為臺灣年度漢字,透露出很多島內民眾內心深處的茫然和無奈。處於徬徨十字路口的臺灣,未來只有拋棄狹隘的地域主義和民粹主義,主動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來,才能夠為自我尋找到新的坐標方位,才能夠實現換擋加速,自我超越。即如盧麗安表示,“沒有臺灣夢的中國夢肯定是不完整的”,“沒有融入祖國的臺灣夢,像打個盹兒,黃粱一夢。”

  盧麗安現象再度表明,兩岸本來就是血脈相連、水乳交融的命運共同體,理應相互交流,攜手並進,只有如此,才能夠在彼此相互扶持中砥礪前行,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中國大陸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始終以最大的誠意向臺灣敞開大門,張開雙臂,但如果臺灣自我蹉跎,最後也只能錯失良機。即如盧麗安所言,“兩岸是命運共同體,大陸熱切歡迎臺灣人民融入民族復興的藍圖,臺灣何苦裹足不前”?

  歷史無法選擇,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信,只要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把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夠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展望未來,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相信兩岸同胞將順應歷史潮流,攜手並進,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同創造屬於全體中華兒女的美好未來。(作者鐘厚濤,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附:“2017年兩岸關係十大新聞”入選新聞第六條:

  臺籍代表盧麗安亮相十九大,盧麗安現象引發兩岸熱議。

  10月18日上午,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大會開幕前,土生土長于臺灣的十九大代表盧麗安在“黨代表通道”與媒體交流時表示,自己生長在寶島臺灣,以身為臺灣的女兒為榮,以生為中國人為傲。在回答臺灣媒體提問時,盧麗安説,我們都要有信心和勇氣不再糾結于那種過時的對立的意識形態裏面,如果我們真的胸懷臺灣,以及臺灣人民的福祉的話,就要言行一致。我們愛臺灣,也可以愛祖國大陸。盧麗安迅速成為海峽兩岸廣受關注的熱點人物,“盧麗安效應”在兩岸引發熱議。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