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別讓臺北故事館,看到它不想看到的兩岸故事

2018年06月28日 11:05:00來源:台灣網

臺北故事館外景。(圖片由本文作者且十提供。)

  臺北故事館,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1913年,臺北茶業公會幹事長,大稻埕“永裕茶行”老闆,大稻埕十大茶商之一的陳朝駿,為了招待各界人士,商談生意事項,在劍潭山的南坡、基隆河的南岸、明治橋邊,購地興建了一幢英國多鐸式風格的兩層別墅一一園山別莊。

  這幢由日本人和英國人共同設計、與基隆河北岸圓山上的臺灣神社遙遙相對的小樓,造型簡約,色彩明麗,塔樓、煙囪、傾斜的層頂,被譽為童話世界裏的“奶油屋”。

  然而,“奶油屋”裏發生的並不是童話故事。當年,往來園山別莊的,都是西裝革履的各國駐臺領事、經銷茶葉的大亨。在那個“茶香歲月”,茶葉的經銷都是茶商公會與各國經銷商直接商談的。甚至,茶葉經銷的稅率也都是茶葉公會與殖民統治者約定的。1930年代前,茶葉是島內最大宗的出口商品,輝煌了半個世紀。可以想見,在這幢多鐸式小樓內,陳朝駿們長袖善舞、把酒言歡,與各國商人、與殖民政府討價還價,簽訂了多少茶葉買賣協議,多少次重新約定折扣稅率。除了商賈與官員,這幢“奶油屋”還接待過文人大家、從大陸來的革命者,孫中山、胡漢民都在這裡留下了身影。所以,這幢現在被稱為“臺北故事館”的小樓述説著臺灣茶香歲月後半場的故事,述説著茶商陳朝駿們馳騁商場的英姿,述説著孫中山們救中國的百折不撓。

  臺北故事館,更是一個臺灣近代歷史的見證者。

  園山別莊旁的中山北路,是臺北城的一條重要道路,連結著基隆河兩岸的中山橋,在日本殖民時期叫“明治橋”,中山北路當時叫“敕使大道”,它北連1901年由臺灣第四任殖民總督兒玉源太朗為紀念被稱“平臺之神”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而修建的臺灣神社,南連總督府。這條清代的官道,也是朝庭官員到臺北府城就任的必經之路。園山別莊1913年始建,1914年落成,日本殖民臺灣已近20年了,那些滲透于山野茶樹叢的抗日軍民的血腥似乎被茶香沖淡了,它當然未能見到近代史上臺灣最悲慘的一幕。它沒有見到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騎著東洋馬沿著清代官道進入臺北府城,沒有見到臺灣的抗日義軍與侵略者的烽火撕殺。在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朗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鎮壓下,臺灣漢族軍民的抵抗進入低潮,1906年,被稱作“生番剋星”的佐久間左馬任臺灣第五任總督,隨即啟動兩個“五年理番”計劃,至1914年太魯閣人被滅族,臺灣少數民族的抵抗也被鎮壓下去。這20年,日本殖民者殘酷殺害了臺灣近50萬人。

  這一切園山別莊都沒看見。只是,這並不能削弱園山別莊作為臺灣近代史見證者的地位。1923年4月,當時的裕仁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出巡臺灣,臺灣各地興建行宮別墅,迎接太子到來。園山別莊站在明治橋旁,看太子車隊浩浩蕩蕩由明治橋上敕使大道進入臺北城,第二天又由敕使大道經明治橋去臺灣神社去拜謁百白川宮能久親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殖民當局在全臺開展“皇民”教育,參拜日本神社成為風尚。園山別莊目睹一天中十數萬人過明治橋去參拜臺灣神社的瘋狂。然而,仿佛殖民者氣數已盡,1944年10月23日,園山別莊隔著基隆河,看著因飛機失事造成臺灣神社的熊熊大火。

  園山別莊終於看到了歷史性的一幕,1945年10月17日,中國軍隊在基隆登陸,踏著明治橋開進了臺北城,被日本殖民50年的臺灣回歸祖國了。

  然而,歷史仿佛與喜歡大一統的中華民族開玩笑,園山別莊看著蔣介石的車隊從已經改名為“中山橋”的明治橋開進臺北城。看著美軍顧問團沿中山北路一字排開,它自已也成為美軍顧問團的設施。看著園山臺灣神社廢址上紅墻綠瓦的園山飯店高聳而起,看著因美軍顧問團士兵槍殺“國軍”少校劉自然,憤怒的臺北市民踏著中山橋擁向美國領事館。1970年代末,園山別莊目睹美軍顧問團撤離臺灣,它自已競淪落為路燈管理所堆放雜物的房屋。1986年,它更是用一雙憂鬱的眼神,看著民進黨在園山飯店宣告成立,因為它知道,兩岸對立將發生質的變化,號稱“民主進步”的民進黨將在國家認同上倒退。

  臺灣是中國近代史上永遠的痛。由於孤懸外海,在腐敗無能的大清當然的成為棄兒,變為日本覬覦已久的殖民地。日本戰敗,臺灣回歸中國是自然之事,但特殊的歷史遭際又降臨到臺灣,造成中國統一道路的曲折。民進黨的成立,又給這條曲折之路增加了幾許險峻。

  民進黨成立以來,高舉“臺獨”大旗,以焦土抗爭之勢,在“臺獨”分子李登輝的暗助下,終於在2000年奪得政權,兩岸關係進入驚濤駭浪期。2016年,民進黨再次執政,斷然拒絕“九二共識”,兩岸過去8年大交流的氣氛也一去不復返。蔡英文對內執行漸進“臺獨”,對外“倚美日抗中”。前幾天,蔡英文接受法新社專訪,競然稱中國大陸是“霸權”,要國際社會共同圍堵中國大陸。臺灣也儼然成為圍堵大陸的前沿陣地了。其實蔡英文真是高看自己了,臺灣永遠是漂浮在大陸身邊的小船,無論在歷史的浪潮中如何載沉載浮,大陸才是它停靠的港灣。

  那天,我在臺北故事館的二樓平臺眺望園山飯店,那個被譽為臺北風水之穴的地方曾經是日本殖民政府的官幣臺灣神社,每年的十月二十八日(百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忌日),那裏朝拜的人群總是如浪如涌,是殖民者皇民化運動的重要工具。在皇民化運動的鼓惑下,臺灣有20萬青年參加日本軍隊奔赴太平洋戰場。在這樣的情形下,日本把臺灣人當成日本人了嗎?日本永久佔領臺灣的夢想得逞了嗎?今天,民進黨蔡英文把自己綁在美國的戰車下,想在中美競爭中漁利,大概更是白日做夢而已。美國圍堵中國,中美兩股巨浪迎頭相撞的地方可能就在臺灣,臺灣經得起這股海嘯而不沉入太平洋嗎?

  也許,這經歷臺灣百年風雲的臺北故事館會搖頭、會吶喊,這不是它想看的兩岸故事。它要的是兩岸攜手共圓一個民族振興夢想的盛景。

  中美競爭、美國加大遏制中國力度,它絕不是臺灣之福,更不是“臺獨”的戰略機遇。蔡英文民進黨要認清大勢,不要誤判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不要演繹一個臺北故事館不願看到的兩岸故事。(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