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局2011年正式開放陸生赴臺深造,從那時開始在臺的陸生就一直呼籲臺灣當局將陸生納入“健保”。好事多磨,日前終於傳來好消息。10月2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針對大陸學生納入健保議題,稱基於人道考慮,敲定赴臺陸生可以納入健保,但基於臺當局資源的有限性和社會之公平性,僑生、外籍生及中國大陸學生之保費應“全額自付”,但修法前已來臺就讀的僑外生其權益將不受影響。蔡當局如此將大陸學生納入健保體系,恐怕有以下一些利益盤算。
首先,緩解大陸學生對臺灣當局遲遲不肯將陸生納入健保的不滿情緒,吸引更多的優秀陸生來臺灣就學。
臺灣于1995年就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連僑生和外籍生在臺灣讀書超過4個月後也可參加健保,享有與當地人一樣的醫療福利,卻把從2011年開始赴臺灣就讀的陸生拒之門外,使陸生到醫院看病,須支付比較昂貴的醫療費用。有陸生打籃球脫臼,自掏腰包用去140000元新台幣治療費用。還有陸生剛到臺灣身罹患感冒,懼怕醫療費太貴難以承受,不敢去看醫生,耽誤治療變成肺炎,最後不得不回大陸治療,放棄赴臺唸書的選擇。
陸生對臺灣當局不僅將臺生納入健保,也將僑生、外籍生納入健保,唯獨遲遲不肯將陸生納入健保的刻意歧視陸生的做法十分不滿,不斷呼籲臺灣當局也應將陸生納入健保。由於在大陸的陸生儘管熱愛和嚮往臺灣,也想去臺灣讀書,但看到在臺的陸生遲遲未被納入健保,去臺灣讀書的意願由高轉低,許多人打消了去臺灣讀書的念頭。
據報道,今年9月,2016年學年陸生赴臺念學士班的報名人數大幅下降,是臺灣2011年開放陸生赴臺以來首降。而臺灣高校已有159所,生源嚴重不足,學校普通是招生缺口大,根本“吃不飽”。許多有識之士強烈呼籲,希望臺灣當局除了實行鼓勵生育做法,改變少子化現象以外,還要求臺當局改變歧視陸生的政策,使大陸學生成為填補臺灣高校招生缺口的主要生源。
蔡當局現在拍板決定將在臺的陸生納入健保,在大陸學生看來,至少蔡當局在一定程度上體諒陸生未被納入健保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困難,考慮了陸生向蔡當局提出的將陸生納入健保的訴求,儘管保費全額自付,當局不予補助,但蔡當局總算有所進步,也算是向陸生釋放了點善意,自然一度存在的不滿情緒會有所緩解。
其次,借著調整在臺陸生健保政策之機,使陸生、僑生、外籍生成為補貼臺灣健保財務的群體。
目前,臺灣的健保覆蓋面超過99%,健保醫療也超過90%,公務人員、私企員工、農漁民更只須交正常保費的三成,低收入戶的保費由當局支付。臺灣的健保財務有可能面臨出現缺口的情形,早在2010年就虧空397億元新台幣。從眼下島內外籍學生的健保費繳用情況來看,學生每人每年要繳交健保費將近9000元台幣,但實際平均每人只使用約6200元新台幣。保守估計,未來每年赴臺陸生平均9千人,以每人每月1249元新台幣費用計算,每年費用就達到1.35億元新台幣。
陸生像僑生、外籍生一樣,年紀輕、病痛少,不僅不會加重臺灣健保的財務負擔,而且還會補貼臺灣健保財務。再加上,這次臺灣對健保“修法”後,新增的僑生、外籍生要參加健保不再享受參加健保的優待政策,也要像陸生一樣須按照“保費全額自付、政府不予補助”的新政策要求,全額繳交參保保費,也無疑是繳費多、用得少、結余不少。蔡當局而今將陸生納入健保,不僅可以賺陸生的錢,還可以借機賺僑生、外籍生的財,是借機將陸生、僑生、外籍生作為其生財的群體來對待的手法。
再次,落實島內民眾對蔡當局在健保方面對陸生、僑生、外籍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期許,也試圖給人以蔡當局在陸生健保方面向大陸釋放善意的印象。島內民眾“主體意識”高漲,民粹思潮氾濫,在健保待遇方面期待內處有別、厚內薄外,也主張對陸生、僑生和外籍生實行同等待遇的政策,以落實臺灣對陸生、僑生和外籍生人道、公平、合理的價值觀。
蔡當局而今實行對陸生、僑生、外籍生“保費全額自付,政策不予補助”的健保政策,仿佛符合臺灣島內許多民眾對陸生、僑生、外籍生的期許。再説,蔡英文不是口口聲聲説兩岸都要互相釋放善意,共同承擔兩岸和平發發展責任嗎?實行將陸生納入健保,讓陸生也能像僑生、外籍生一樣,不再懼怕生病,有病就願到臺灣就近就醫,也許會給人以蔡當局是在向大陸釋放善意的印象。(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