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張北縣政府了解到,為回應社會關切,方便遊客來“草原天路”風景名勝區旅遊,張北縣政府決定,從2016年5月23日起,取消“草原天路”風景名勝區收費。(2016/5/20《新京報》)
張北縣“草原天路”收費之後,受到了高度的關注。各大媒體紛紛撰寫評論文章,指出張北縣靠“天路”收費無異於飲鴆止渴。深陷輿論漩渦之中的張北縣,雖然一度以省政府批准為藉口進行辯駁,但最終還是抵不過一浪高過一浪的輿論浪潮,直至今日宣佈取消收費。
張北縣的天路取消了收費制度,不得不説,這次收費制度的取消也得益於輿論的高度關注。若不是因為輿論的強勢介入,或許天路真會被張北縣搗騰成一條“死路”。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深思,當一些制度存在弊病的時候,真的只能靠輿論來倒逼解決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嗎?
一項制度需要更多人參與研究與討論,在辯論中尋找最有效的解決辦法。顯然,張北縣本次“天路收費”風波的根源在於“竭澤而漁”。希望通過天路收費來快速達到賺取利益的效果,並且,公路收費也違背了國家的政策。所以,這項制度成為了“短命鬼”。但是,制度是如何通過的,卻不得不耐人尋味。是什麼樣的魄力,讓這條收費制度能夠獲得幾乎全票通過的原因呢?
輿論監督自然是監督制度是否合理的一個辦法,但是,不能所有問題都要靠輿論監督來解決。張北縣的“天路收費”制度,顯然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一條下下策,卻吊詭的沒有人提出異議。這樣的制度,能夠獲得通過,更讓人後怕。如果沒有輿論的監督,是否張北縣的經濟會因為“收費”而陷入死局呢?執政者應當心懷敬畏,不能夠有拍腦袋的決定。每一條制度的通過,應該徵詢更多人的意見,不然,制度才制定就被廢除,恰恰體現了一方執政水準的不足。
天路取消收費對於旅遊者來説是好事,對於張北縣的長遠經濟發展來看,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屢屢依靠輿論的倒逼來讓制度更加合理,並不是一個健康的正常執政理念。張北縣這次天路收費的教訓,應該有更多的警示效應。避免“短命制度”層出不窮,當需要執政者善於傾聽的大智慧。(台灣網網友:劉頌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