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金山快盤和新浪微盤在內的國內多家知名網盤服務商發表聲明,未來將關閉或調整自己的網盤業務,希望用戶做好備份工作。網友紛紛熱議,媒體甚至用“末路”一詞來形容網盤的“劫難”。這些網盤到底“死”于何因?而我們的網盤還有發展前景嗎?
眾所週知,中國式的網盤一般都是用“免費”和“分享”吸引了大批的用戶。可是用戶的權益有得到保障嗎?沒有付費制的網盤,一方面需歸因于大眾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是很多人習慣於使用盜版和分享式的思想作祟。雖然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中國式網際網路服務的特點,但長此以往,肯定是行不通的。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也應當反思過去,希冀未來。
網盤的窮途末路不外乎有兩個原因。政府監管是一部分因素所在,2015年10月,國家版權局發佈了《關於規範網盤服務版權秩序的通知》,將網盤服務商在提供網盤服務中應當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做了進一步明確。政府部門對網盤的監管主要集中在網盤傳播中出現的“盜版”和“淫穢色情”的內容。平心而論,這兩類非法內容在網盤的傳播過程中並不少見,政府監管也是應有之義。網盤企業雖非這些非法內容的生産者,卻也在無意間方便了它們的傳播。但歸根結底,政府監管並非網盤之死的主因,中國網盤的“末路”源自於它自身畸形的發展模式,其中無節制地“分享”和不可持續的“免費”影響最為突出。
資源分享和免費也使得很多種網盤積攢了大量人氣,原本可能需付費的東西由於網盤的存在就可以免費獲得。很多人也就開始利用網盤來傳播盜版、色情內容,甚至從中牟利。網盤服務提供商也對此心知肚明,但利用監管、版權保護的漏洞和人性的弱點,進行“免費”服務從而獲取用戶,正是他們的目的。而免費分享的經營策略也會註定讓中國式網盤不可持續。在網際網路圈內,網盤是“燒錢”的行業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研發經費投入大,研發週期長,而且運營過程中需要購買伺服器和頻寬的費用也很大。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此次網盤企業的“死亡”很大程度上也是既有的運營模式無法持續,成本太高導致。
但不可否認的是,“免費分享”的模式讓用戶即使有心花錢,也難享受到高品質的網盤服務。此次多家網盤突然關閉網盤業務,影響到了很多用戶的利益。所以“此路不通”的中國網盤業急需轉型。網盤的轉型之路關鍵還在於提高服務的品質,同時摒棄單一的盈利模式,逐步培養付費使用的習慣,健康的發展模式應該是專注于個人的服務而不是大規模的傳播分享。
長期下去,免費資源分享的網盤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只有認清楚當今網盤發展進程中遇到的問題,中國式網盤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台灣網網友:邸澤鑫)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