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新浪微博發起的兩會話題先參與中“你認為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怎樣”話題中,有82%的網友認為,我國的就業形勢需要改善。
關于就業形勢,兩會熱議的話題是“創新潮””創業潮“。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日益攀升,就業壓力不斷增大,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的發言指出,堅持就業優先,以創業帶動就業。要加強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實施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支持新興產業創業。而總理”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特別是設立400億的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資金的確立,更推動中國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該計劃的提出,給無數大學生尤其是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大學生指明了方向,就是創業。尤其是在黨的方針政策指明了大的方向,經濟和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創意,創業如同雨後春筍般在中國高校發展開來。政府的政策指導,企業的資金支持,導師的知識援助無疑成為一劑強心劑,為廣大在校大學生提供了創業的機會。
所謂的創客,源于英文單詞“macker”,是指不以盈利為目標,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而在新時期新階段,我們需要做就不僅僅是有創意,有“金點子”,更要將我們的創意轉換為現實,不僅僅將自己的創新性思維停留在論文上,要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大聲對“創客”說YES!
“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要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這是總理工作報告的熱詞。推動創新型社會的建設,歸根到底需要創新型人才。所以當代青年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當中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這個社會越來越需要有能力創業的人在各類創新技能大賽中脫穎而出,能夠在大學畢業之後為社會緩解就業壓力做出自己的努力,起到輻射帶動作用,由創業拉動就業。我相信,當越來越多的人走上創新創業的道路,社會的人才結構必將發生良性改變,就業的渠道和方向必將更加寬廣,就業形勢也將會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困擾廣大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也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緩解。
作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38次的“創新”,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著自己的理解。對于“創新”在現代經濟或者未來經濟所佔的比例,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桿秤。而作為當代青年,應該做的,就是順應此次兩會所提倡的“創新潮”“創業潮”,抓住機遇,努力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的發展,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努力。
那麼,現在,讓我們每一個志在改變中國未來的青年人勇敢地站出來吧!對“創客”說YES!為當代社會注入一股創新的力量!以我們的努力,推動中國向“創造強國”進發!(中國臺灣網網友:尚文麗)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