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發表講話。(2014年06月09日新華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從明末清初開始,我國科技漸漸落伍了。通過舉例康熙大帝學西學,得出一個教訓,科學技術必須同社會發展相結合,學得再多,束之高閣,只是一種獵奇,只是一種雅興,甚至當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對現實社會産生作用。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中國科技振興,確實有許多東西要反省。在習總書記列舉的新中國重大科技成就序列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領軍人物,是滿清滅亡以後,新中國成立之前,一大批愛國志士遠赴重洋學成歸來者,但是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錢學森發出了著名的疑問,改革開放以後雖出現一大批現代科技領軍人物,但是其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顯然沒有“兩彈一星”時代的地位顯赫,也難怪前段時間美國的國防部長蔑視中國,説中國無創新,雖然是無知的笑話,倒也給了我們醍醐灌頂的警醒,和美國等科技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們整體仍落後是不爭的事實,沒有全球影響力的物器創新品牌也是不爭的事實,只有承認落後,才有奮起直追的希望。
習近平重要講話還指出,要振興科技,首要是培養大批人才,其次是科技要和社會發展相結合,走創新驅動的科技強國之路。有一個事實,明代中國曾經誕生了世界科學史上著名的百科全書式著作-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世界農業,尤其是傳統農業和手工業大國中國的發展有過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到了明末、滿清之後,尤其是晚清,中國的科技之光黯然失色,最終飽受了現代科技之戰的甲午戰爭的失敗,最終引來西方科技列強對中國的瓜分,中華民族陷入了歷史上最黑暗的百年沉淪時期。今天中國共産黨人,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地位急速上升,成了總量世界第二的世界大國。
我們看到即使科技落後的滿清,經濟總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但是最終還是被經濟總量小得多和諸多小國侵略,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在院士大會上給出了明確答案,那就是現代社會只有科技強國在可以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鄰國日本,他們通過明治維新,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成為了世界上科技強國的佼佼者。今天我們一路追趕,是三百年來與西方諸強差距最小的時期,這個時刻習總書記號召兩院院士們、全國的科技工作者,把科技創新化為我國發展的新引擎,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要實現科技創新,對我國的科技體制改革又是重中之重的問題,沒有健全的科技體制,僅靠市場的力量,恐怕難於復興“兩彈一星”的傳奇。有人總結甲午戰爭為何失敗,不是科技也不是戰略戰術,而是滿清的體制的落後導致了全盤皆輸。今天這個問題仍在困擾我們,習總書記講話指出,創新型科技人才結構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級科技大師缺乏,領軍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同生産和創新實踐脫節。改變這些現象的根本措施,不僅科技創新。我國的科技體制也要創新,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高效率,讓一切愛國科技工作者創新的勇氣迸發,讓一切有潛力的科技志士有自由發揮的平臺,不再是學而優則仕,科技強則官,而是讓廣大院士和科技工作者有更體面地工作,更優越的社會地位,更優渥的生活保障,更適宜的發展環境,那麼就不需天公重抖擻,人才也春筍破土出。(台灣網網友:肖勇)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