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剛開學,北京市就發現學生的作業本、筆電中含有一種熒光劑。記者在市場購買了6種常見品牌的作業本、筆電進行比較試驗發現,5種含有熒光劑,只有一種作業本沒有檢出熒光劑。專家認為,熒光劑中的二苯結構存在毒性風險,應儘量避免接觸。據了解,目前北京尚無相關標準出臺。(2月26日 《法制晚報》)
毒校服剛過,毒本子又來襲,讓人看到學校並非凈土,學生也難以獨善其身。學生每天要與本子“親密接觸”,即使一次性接觸劑量不大,由於日積月累,也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本子有毒”必須引起工商、質監和教育等部門的高度重視。
在紙張中添加熒光劑,主要是用非原漿紙製作而成,為了紙張看起來更漂亮。添加熒光劑之後,還可以省去原本的增白工序,降低製作成本。一些商家看中學生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一古腦地將毒食品、毒校服往學生群體推銷,這不僅缺乏商業道德,還是違法犯罪。而學生分辨力不強,有時只看光鮮的外表,很容易受毒本子蒙蔽和暗算。
遺憾的是,國家至今對本子中添加熒光含量並無一個明確標準,基層質檢人員不知道本子中含有多少才算超標,這就給查處帶來難題。而在歐洲多國,已明確制定了與有害元素使用相關的法律規定。現在,當務之急是對本子中的熒光劑進行科學檢測,儘快出臺行業標準,並向社會公佈報告。目前,上海地方政府已制定了《中小學生課業簿冊安全衛生與品質要求》的標準。北京等地也應該結合市場上調研的情況,出臺有針對性的地方標準,保障學生健康。其次,查處毒本子,關鍵要從“上游”抓起。目前,毒本子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鏈,處於“上游”的製造商是黑惡之源,只有斬斷製造毒本子的黑手,把好品質關,管好經銷商,才能避免毒本子流到學生手中,從而保證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台灣網網友 葉傳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