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廣播網報道,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稱,北大為期兩周的軍訓期間,近3500名學生累計看病超過6000人次,為了彌補學校體育的薄弱環節,將把學生體質情況納入對高校的評價體系中。
學生暈倒或者被軍訓累病,網友分析,其中藉故逃脫軍訓者有之,體能不支者也應不少。長久以來,中國家庭結構呈現出4:2:1的結構,即兩代6個人的愛聚集在1個娃身上,90後的孩子能不嬌貴起來嗎?這種以暈與病逃軍訓的方式,很難説有多少智慧可言,但這屬於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之失,抑或二者兼有責任,社會早有論斷。
不能否認,學生有大部分是真心的暈倒了。學生們平常缺乏鍛鍊已是司空見慣之事了,可嘆的是教育部主管官員所開出的療方,居然是把學生體質情況納入對高校的評價體系,請大家注意,是納入到高校評價體系,而非中小學評價體系。對整個中小學階段進行了切割,看來,教育部要不就是真心不想解決問題,要不就是知道中小學的教育現狀難以撼動,放棄了體育。
引發民間爭議的是中國雖屬奧運強國卻國民體質堪憂。相較于從小抓起的奧運兵團,中小學體育不論是在時間還是資金投入上都非同一個檔次。而本應擔當起教育改革、減輕學生壓力、還學生健康體魄的教育部卻將這最棘手的皮球踢給了高校,讓高校為學生欠缺的12年進行補課。真心認為,見過臉皮厚的,但沒見過這麼厚的。
事實上,靠高校短短四年補上12年欠下的巨債,顯然不現實。大學生接下來有學業壓力更有生存壓力,而體育鍛鍊習慣一直未曾養成,寄望其抽空鍛鍊成強壯中國人,顯然不靠譜。如此局面不改變,中國將來幾無戍邊之士,這並非危言聳聽。
所以,職能部門得擔責,“大病小治”,即醫治大學生軍訓暈倒的良法,是把體育還給中小學生。(台灣網網友 寧新春)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