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19日刊載大陸臺灣問題研究者劉雋的專論文章分析民進黨的敗選報告。文章指出,民進黨的敗選檢討的出發點發生了偏移,由此得出的檢討報告不可能觸及敗選的核心因素,就連黨內人士都説這一份敗選後的檢討問題報告,倒像是一份聲討國民黨的檄文。民進黨能否重回“執政”臺灣地區之路,就看其是否能正視和改正敗選存在的真正問題。千萬不要再把檢討報告寫成聲討檄文,讓世人貽笑大方。
全文摘編如下:
日前,民進黨敗選檢討報告時隔一個月總算在人們的期待中出爐了。敗選報告中提出包括“中央”行政資源大量下放,買票猖獗、查賄不利;媒體因素方面,當局大量置入性廣告,藍軍媒體鋪天蓋地大做企業家新聞、國民黨的媒體策略成功等;臺商因素與返鄉投票;“恐嚇牌”與安定牌作用等綜合原因所導致失敗。這就是民進黨的檢討報告呀!讓民眾看不明白,特別是讓支援民進黨的民眾難以理解,就連民進黨內人士都表示反對,説這不像一份敗選後的檢討問題報告,倒像是一份聲討國民黨諸多不是的檄文。
面對民進黨這份所謂的敗選檢討報告,民進黨大佬級人物呂秀蓮就直言,整個報告“看起來好像都在檢討國民黨”。她認為,政黨要檢討,“候選人更應檢討”。“陸委會前副主委”遊盈隆則批評道,“這份蔡英文主席一手主導的敗選檢討報告,有寫不如沒寫!”遊盈隆更是形象地把民進黨的檢討報告好比成,小學生考試不及格回家,怕父母責怪,將不及格原因歸於考題太難、考試日期提前、老師閱標籤準太嚴、甚至同學作弊等,但就是不檢討自己不用功。
民進黨的這份敗選檢討報告之所以遭到眾人的質疑和反對,其關鍵點是檢討的出發點發生了偏移,由此得出的檢討報告不可能觸及敗選的核心因素,所以,民眾也不可能看到民進黨真實的檢討,此報告只不過是走走形式,遮人耳目罷了。而這種答非所問,把敗選的原因全都推給了國民黨,檢討報告變成了聲討國民黨的檄文,這也只有民進黨才能做得出來。透過這份檢討報告,不難説明民進黨不願不敢把自身敗選的真正原因講出來,只是在繼續為自己錯誤兩岸路線作遮掩,充分説明瞭民進黨看不清或不願看到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形勢、大趨勢,還在那夜郎自大,做著掩耳盜鈴式自欺欺人的把戲。當眾人皆醒,唯獨民進黨一小部分人還在自我陶醉。無論民進黨作出如何糊弄百姓式的檢討報告,但是民進黨必須面對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必須面對“九二共識”。縱觀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特別是到了最後兩周時間,臺灣大企業巨頭也紛紛出來表示支援“九二共識”。這才是馬英九與蔡英文真正拉開差距的分水嶺,也是導致蔡英文敗選的真正原因。
民進黨“立委”蔡煌瑯直言,兩岸問題的確是民進黨這次敗選主因,黨一定要“面對”兩岸問題、“正視”兩岸問題,不能再鴕鳥心態,否則下次選舉仍會碰到同樣問題,“經濟選民就是民進黨的最後一哩路!”他説,這次敗選固然與基層紮根不夠等因素有關,但最主要還是兩岸問題。若不面對兩岸問題,下次選舉恐怕還是無法擺脫包袱。蔡煌瑯講的太好了,他講到了點子上,太一針見血了。
但民進黨和蔡英文還在為其敗選找所謂的“原因”,為自身開脫。“九二共識”在臺灣地區這次選舉中已深入人心,成為民眾看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個標誌特徵。然而,民進黨和蔡英文不這樣認為,他們就是反對“九二共識”,説其根本就不存在。就像他們當初反對ECFA一樣,但現在他們接受了ECFA,為何?原因很簡單,ECFA受益於臺灣民眾,得到了多數民眾的認可和支援,民進黨也只好承認了。
同樣,“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是兩岸交流合作發展的根基,已逐漸深入民心。而民進黨這次敗選的要命之處,就是否定“九二共識”,讓兩岸民眾産生不安全感,臺灣大企業主出來力挺“九二共識”,表明支援哪一方,這在臺灣選舉中是第一次。這就是當前兩岸關係發展潮流和大形勢,民進黨不能不正視,也不可回避,它是現實存在的。民進黨是看清形勢,順著發展潮流,調整兩岸政策,帶領民進黨走向另一片廣闊的天地,還是在那固步自封,玩一葉障目的遊戲呢?還待觀察。
二是必須把與陳水扁的關係説清楚。陳水扁這個大貪腐分子,被判刑坐牢,但民進黨和蔡英文對陳水扁的態度可謂很曖昧,説不清,道不明,是贊成支援陳水扁,還是反對陳水扁,與之切割,至今沒有一個精準的説法。難道民進黨就不怕陳水扁的貪腐問題影響到其選情嗎?民進黨在這個問題上,態度曖昧説明什麼?説明“臺獨”意識在左右著民進黨和蔡英文,其難以擺脫“臺獨”教義派的羈絆,由此,難以與陳水扁作真正的切割,只能採取模糊的態度,來個兩面討好。但對於這樣一個從民進黨走出來的讓民眾厭惡的大貪污犯,已經讓民眾看到了民進黨的不潔。
民進黨如何擺脫陳水扁的困擾,與之做真正的切割,走出被陳水扁感染的貪腐泥沼,給民眾一個全新的形象,那就必須重視面對陳水扁問題,給民眾一個準確的説法。這也是民進黨敗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民進黨能否重回“執政”臺灣地區之路,就看其是否能正視和改正敗選存在的真正問題。千萬不要再把檢討報告寫成聲討檄文,讓世人貽笑大方。(台灣網網友:劉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