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個北京國際音樂節怎麼過?
北京國際音樂節到今年已經19年了,在高水準演出遠不像今天這般豐盛的歲月裏,這個每年10月舉行、每屆持續三到四週的音樂聚會,對於這座城市的古典音樂愛好者來説代表了一種純真而美好的回憶,面對每次將近30場左右的演出,幸福的苦惱,取捨的痛苦如影隨形,就算是擁有最闊綽時間的人,恐怕也很難將所有演出一網打盡,於是不得不花時間進行比較、甄選。
不過今年這個問題似乎顯得不算太難回答,至少在音樂節近年來最為倚重的歌劇板塊中,布裏頓歌劇《仲夏夜之夢》首當其衝,理應成為這屆音樂節的首選節目。2013年為了紀念這位英倫作曲大師的百年誕辰,音樂節上演布裏頓最重要的作品《戰爭安魂曲》,並在歌劇舞臺上推出其備受尊崇的歌劇《彼德 格賴姆斯》。
而這次《仲夏夜之夢》是完整的舞臺版歌劇。版本來自以藝術前瞻性著稱的法國普羅旺斯-艾克斯音樂節,導演羅伯特 卡爾森(RobertCarsen)則是當今國際歌劇界最負盛名的導演藝術家,早年以執導莎士比亞題材著稱,目前在歐美頂級歌劇院紅得發紫,但人們很少關注他早期執導的作品,這部他1991年製作的莎翁歌劇恰好幫助人們一窺究竟,其實比起歌劇迷來説,戲劇愛好者更有理由關注這部歌劇。
和國家大劇院那種常規劇目輪演制的演出方式不同,音樂節希冀跳脫出常規化的義大利歌劇體系,每年將更新鮮、前衛的劇目引進國內。歷史上,德國浪漫主義時期歌劇(瓦格納、理查 施特勞斯)一直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主軸,如今他們把焦點匯聚到20世紀舞臺,甚至比這還要激進,比如今年的一部浸沒式環境歌劇《唐璜》,以及3D迷你歌劇《湮滅》都是數字多媒體時代的藝術産物,並且兩部歌劇的演出地點都是三里屯太古裏,音樂節仿佛有一種把歌劇玩壞了的感覺。
器樂和交響樂板塊,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面臨的競爭十分激烈,因為同期國家大劇院的音樂會節目不僅數量眾多,且品質都極高:穆特的小提琴,佩拉希亞的鋼琴,樂團方面則有馬琳斯基交響樂團、德累斯頓愛樂,以及鋼琴家席夫與北德廣播愛樂樂團。但有趣的是,為今年音樂節開幕音樂會演奏的卻恰恰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肖斯塔科維奇的《森林之歌》開宗明義,昭示了今年音樂節交響樂音樂會曲目風格偏向斯拉伕化的傾向。
至於高光演出,無疑是東歐勁旅捷克愛樂樂團帶來了的德沃夏克2+2專場,兩部交響曲+兩部協奏曲,只是兩天核心曲目《第六交響曲》和《第九交響曲》與樂團上一次訪京時悉數雷同。另一個交響樂演出亮點,則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帶來的“老柴”交響曲全集,這個“三晚六曲”的馬拉松套路,五年前馬琳斯基交響樂團在北京玩過一次,但差別在於歷史上,聖彼得堡(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兩地樂團對傳統俄係作曲家的詮釋素有不同,甚至互有競爭,能夠以傑出作曲家命名代表了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而冠以該國最具歷史地位的作曲家名稱,足見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卓爾不凡的藝術地位。另外,老牌指揮大師弗拉基米爾 費多謝耶夫已85歲高齡,如果上半年聆聽過另一位高齡大師特米爾卡諾夫,就沒有理由錯過已是耄耋之年的費多謝耶夫。
獨奏家方面,雖然今年音樂節方面沒有穆特、佩拉希亞這個意義上的大牌演奏家,但是在今年音樂節王府井教堂音樂會亮相的管風琴獨奏家卡梅倫 卡彭特絕對不容小覷,正是這位34歲的音樂奇才在歐美樂團掀起了一陣管風琴旋風,以他淩厲炫技的演奏風格,莫西幹式的朋克髮型,以及他那臺在全球各地搬運不止的電聲管風琴,讓管風琴這件對中國觀眾還頗為陌生的樂器大放異彩。欣賞他的音樂會既是聽覺奇觀,也是視覺奇觀,只是據我所知,教堂音樂會的門票每年都異常難搞。 (許淥洋)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