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二十五年後,這個世界變了嗎
張震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一張與楊靜怡的合影,這張特別的合影,立刻令人想到一部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張震在這部電影中飾演小四,楊靜怡則飾演被小四殺死的小明。
照片上的楊靜怡素面出鏡,笑容恬靜,從她的臉上裏已經找不到小明臉上那種專屬於少女的神情。張震在娛樂圈的發展狀況,許多人耳熟能詳,但楊靜怡在網路上雖然一直被標誌著“演員”職業,但她的作品列表中,卻只有孤零零的一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對於楊靜怡的狀況,網路媒體上也報道甚少,“目前在紐約從事會計工作”,算是對她後來生活狀況最明確的描述了。楊靜怡為什麼沒有繼續演電影,為什麼在擁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麼好的起點仍然放棄了表演,這是一個疑問,有待知情人解答。
二十五年後的這張闔影,更多地讓人想起電影,進入對過往的回憶。尤其深刻地記得電影中的那一段經典對白,小四:“……因為只有我知道,只有我能夠幫你,我是你現在唯一的希望了……”小明:“你的意思是,你要幫助我來改變我,是不是?你怎麼跟別人一樣,我看錯你了。你跟以前對我好的人一樣,對我好就是要跟我交換我對你的感情。這樣你就安全了,你太自私了。要改變我?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你以為你是誰啊?”
小四用一個動作終止了這段對話,他用尖刀捅了小明七刀,這是臺灣一個著名的真實的未成年人殺人事件。電影裏的這個情節,曾讓無數觀眾心痛不已,有人曾發問,“請問你的青春被捅了幾刀?”對於觀眾而言,這不是殺人事件,而是青春之死,總有那麼一個人,在你的青春期末尾,用幾句話來徹底終結你自以為是的想像,以及矯揉做作的浪漫,用那麼冰冷、殘忍卻又無比現實的話,幫你從昏頭昏腦的青春中清醒。
臺灣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內地有《陽光燦爛的日子》,這兩部電影對青春的描述,有著許多相似之處。《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公映于1991年,《陽光燦爛的日子》公映于1994年,中間相隔三年,但兩部電影所折射的社會傷痕,以及它們所共同具有的歷史記憶,包括隱藏于每個角色內心的文化傳統,都是高度一致的。
許多內地觀眾是通過錄影帶、VCD的介質觀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四個小時的時長,讓人沉浸其中,一口氣看完,並不覺得乏累。它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是因為它不只是在講述小四和小明,也不是只是在講述臺灣,而是把整整一個時代年輕人的內心全盤托了出來,那顆年輕的心熱烈而又痛苦、謙卑又自負、清澈又迷茫……會讓成年後的我們,忍不住想要回頭對小四或小明説,“世界會變的,前提是我們要成長”。
二十五年後,世界的確變了。青少年不再迷戀于混跡街頭、打架或跳舞,他們中的佼佼者,有了發泄青春的新渠道。電影裏那些脾氣暴躁的成年人也變了,更怯懦、更麻木,也更實用主義。愛情模式也變了,用殺死一個人的方式來表達愛,那是要被恥笑的。愛變得放鬆,雖然避免不了有些輕佻,但卻少了些許苦味、疼痛。
當下的一些年輕人,或許不太喜歡《殺人事件》這樣的電影,用現在的眼光看,這部電影有著太多孩子們所不理解的東西,他們會覺得這部電影不合邏輯、莫名其妙。無數長大了的小四們,恐怕早已失去了動輒就想要幫助一個人的願望,逝去的時光裏,總有人一個人會告訴他“你錯了”,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付出就一定換來回報,而且有些付出,是會傷害到別人的。
如果電影裏的小四可以想到二十五年以後的自己,他會收起自己那把鋒利的刀吧。可惜,那時候他只看到了眼前。 (韓浩月)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