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與導演的關係存在多種可能性,有甜如蜜的,也有如砒霜的。他們之間相愛相殺的關係構成了除了影視劇本身更值得關注的話題。譬如,最近歌神張學友在一次回顧自己從影三十年的座談會上,難得地談及了往事。
往事往往分兩種。一種的是好的,一種是壞的。大眾對好的,從頭到尾和諧如一的合作關係往往奉為佳話,導演與御用演員之間的情誼比天高,比海深,更像是一部勵志片,告訴大家,處理好這種關係對成就一部影視劇有多大的好處。拿梁朝偉與王家衛來説,兩人的合作幾乎也成為導演的風格;不過事實上,大家最感興趣的是導演與演員如何分道揚鑣。
張學友談的恰恰是後者。情誼易結,恩怨難分。在上世紀王家衛風格漸成的幾部影片《旺角卡門》《阿飛正傳》《東邪西毒》裏都可以看到張學友的身影。不知何故,張學友不會再出現在王家衛的電影裏。
正如事情的發生會有一定的徵兆,事情的結束也是有跡可循。如今,張學友講出了原委。他直言不諱地説,合作王導後,也不明白對方所需,並暗示雙方合作到此為止,“記得《阿》片有場戲做個抬頭的簡單表情,拍了六十幾次,拍到他説‘算了!’就走開了,我很不舒服,跟他是朋友,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我自己分不開,也不知道他覺得什麼才是好的,這個也是後來少跟他合作的原因”。
這些話聽起來很直爽真誠,恰如張學友其人。他強調,王家衛是有才華且出色的導演,而《東邪西毒》是兩人合作的最後一部。
字裏行間,讓人讀出了一種無奈。因為合作本身有“短板效應”,往往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兩者能達到了共識,而是對彼此缺點的包容。王家衛不喜歡事先創作劇本,往往是人到了片場,臨時給演員遞個紙條,上面寫有這幾場戲的臺詞,這讓很多人包括張國榮都不太適應。
王導對演員演技的“折磨”也是出了名了。張學友所説的話是發自肺腑的,因為同樣的折磨發生在其他演員身上。譬如,在1990年公映的《阿飛正傳》出品之前,梁朝偉對表演失去了興趣,然後王家衛請他拍了場吃梨的戲,整整拍了27次才過,於是成全了片尾那個精心裝扮之後準備出門夜遊的風流賭徒。
表演本身是一個很難量化的東西,不是説走一條就過,或者過100條才能得到最好的。它是一種狀態,由導演判斷它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們能體會張學友對這種虛無狀態的無解,進而誤解。
兩個能明白自己需要的人,走不到一起也是一件憾事。我始終覺得張學友是少有的幾個既能把歌唱好,又能把戲演好的藝人,這是本事。我也十分佩服王家衛對自己電影藝術道路的堅持與固守。20多年來,無論影壇和世道如何變化,這位怪咖電影大師一如既往,戴著他的大號墨鏡,拍著漫漫無期的電影,選擇優秀的大牌演員折磨,而演員們也往往甘之若飴又無可奈何,在他的一部電影裏耗上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接受他意味深長的塑造,承受他出爾反爾的空白,陪伴他莫名其妙的等待,忍耐電影和自己戲份的“一代失蹤”。
對外界世界的判斷與分析是形成自己選擇的依據。雖然多數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總喜歡找各種外在的藉口。但不可否認的是,最後影響決定的不是外因,而是內因。同樣是面對王家衛的風格,梁朝偉似乎就從極致中昇華了演技。他説:“王家衛合作的時候,他可以發掘我自己都沒有察覺的一些內在的潛力。”到了張學友那裏,卻因為風格不同,漸漸疏遠。
這無關對錯,雙方各有選擇,如下棋,落子無悔就夠了。我們喜歡看各種撕的戲碼,無非是告訴自己,這世界真是矛盾綜合體。然而多數的南轅北轍背後沒有什麼陰謀論或者驚天動地的大戲,而只是簡單的歸為,不合則分。
至於不分的理由千千萬萬,沒有什麼稀奇。只是作為看客,我們會心生遺憾。如果張學友與王家衛能長長久久合作下去,會有什麼驚奇?可惜,這種驚奇不會發生。在《東邪西毒》的洪七公之後,張學友會在王家衛電影變成什麼樣子我們看不見。兩方共同的選擇讓這種可能性不存在了。 (嚴絮)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