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面色蒼白、柔弱無力,因身上藏有寒毒隨時都會丟掉性命的人,是如何左右朝政、幹掉朝廷六部官員、輔佐自己中意的皇子上位的?這是《瑯琊榜》的戲劇核心,在一開始,該劇就牢牢把握住了這個懸疑點,讓觀眾順著故事線往下看,想知道梅長蘇這個文弱書生般的人物,是怎麼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
封建王朝,武官當政是悲劇,文人當政則被寄予了許多理想化的想像。梅長蘇在《瑯琊榜》裏成為肩負這種理想化想像的載體,所以儘管他在宮廷暗戰中心狠手辣、屢屢得手,觀眾也只會覺得痛快而非驚訝。梅長蘇能獲得觀眾喜愛,除了他的身體隱疾強化了他的弱者身份暗示外,還有他幹掉的都是貪官、贓官,再加上他內心深藏的復仇情緒等,都讓他的行為具備了近乎天然的正確性。
《瑯琊榜》集合了武俠與宮鬥兩大類型特徵,從梅長蘇身上可以看到金庸、梁羽生武俠小説主人公的影子,他一樣曾經身負武功,遭遇噩運之後身無是處,但卻意外收穫特殊功能。在金庸、梁羽生筆下,這樣的主人公要麼跌下懸崖撿得秘笈練成獨步天下的神功,要麼吞服高人送的藥丸一夜成為大俠。梅長蘇與這些主人公不同的是,他的“神功”是擁有了對人性弱點的全部了解,可以運用權謀將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上。
《瑯琊榜》容易讓人想到那部大獲成功的《甄嬛傳》,梅長蘇也可以視為男版嬛嬛,因此《瑯琊榜》是繼《甄嬛傳》之後最具觀賞性、也非常“中國化”的故事。《瑯琊榜》之所以“中國化”,是因為它寫透了中國幾千年的忠誠文化——梅長蘇之父忠君愛國,卻被對手設計滅掉了7萬將士;梅長蘇選擇輔佐靖王,最根本的動力也是他覺得靖王是“明君”,“忠誠”仍然是流淌在身體裏的血液。它也寫透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愛恨善惡。《瑯琊榜》裏的愛是隱忍、富有犧牲精神的,恨是持久冰冷的,善是低調綿長的,惡是焚心碎骨的……這幾種情感,普通觀眾均能從中找到共鳴。雖然電視劇故事和自己一點兒關係也沒有,但觀看時總忍不住有唏噓之情,會聯想到身邊的人與事。
電視觀眾在更新換代,電視劇的製作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電視觀眾搞不懂《花千骨》這樣的劇也能火,是因為沒發現《花千骨》在細節方面的用心——布景的精緻明亮、服飾的光鮮、鏡頭用光的講究等等,這些彌補了劇情的不足和表演的狗血等缺點,為新一代年輕觀眾所喜愛。《瑯琊榜》的優點在於,它採取了最新的電視劇製作理念,在表達形式與手法上是最新的,但在敘事上卻保留了傳統電視劇的優勢,從容不迫,劇情都是幹貨,沒有注水嫌疑,都是根據“大IP”開發而成,算是為“大IP”正了一次名。
一直是偶像派的胡歌,通過飾演梅長蘇也一腳跨進了演技派的行列。梅長蘇有為他度身定做的意味,而胡歌也投入了足夠的精氣神,讓這個人物豐滿了起來。但在《瑯琊榜》裏,演技最好的當屬飾演梁帝的丁岱勇。這個造就《瑯琊榜》所有悲劇元素的皇帝,驕橫自大,荒誕無度,心硬如鐵,性格暴戾,但同時也有普通人的膽怯與脆弱。這些都被丁岱勇以電影化的表演方式演繹了出來。當一部電視劇正兒八經把品質放在第一位的時候,它不但會是好看的,而且還會是令人尊重的。(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