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冰桶挑戰”的迅速商業化、娛樂化、秀場化,其善款募捐效率繼續低位徘徊,“廉價名人秀”的色彩卻越來越濃厚,而這種趨勢在其傳入中國後,則顯得變本加厲。
“冰桶挑戰”在中國變成一個新聞熱點、一種突然流行起來的時尚,似乎不過幾天的事,但也就這麼短短幾天工夫,這個據説原本被賦予“愛心慈善接力”的活動,在中國多少變成令人反感的作秀,有些人甚至高呼“再不要看到相關消息”。
何以如此?是“冰桶挑戰”在傳播到中國後“橘逾淮為枳”,行為變了味,還是中國國情特殊,公眾接受度有異?
事實上這項突然流行起來的為ALS患者“漸凍人”捐款的“慈善秀”,從誕生至今不過大半年“壽命”,最初雖然係紐西蘭一家癌症協會的臨時起意,成為網路流行,卻始自電視秀場主持人馬特 勞爾。第一位接棒的是一名高爾夫球手,此後雖然有許多普通人參加,但大紅大紫的都是蓋茨、扎克伯格、詹姆斯、貝克漢姆、杜蘭特等名字,固然起到了一定的慈善宣傳效果,卻也在很大程度上給人以“名人狂歡”、“富人炫富”和“眼球秀”的印象。
冰桶挑戰規則規定,接受挑戰者要麼自己淋冰水,要麼捐出100美元,被點名挑戰的名人唯恐失卻臉面,一般也會接受挑戰或者乖乖交錢。但正如許多批評者所言,既然這是一場“無組織無紀律”的秀,捐不捐、捐多少,自然全看參與者“人品”。據報導,最初尚未變味走樣的冰桶挑戰,紐西蘭某癌症協會一個月的募款總額不過12萬紐西蘭元,這樣的數額,一個小慈善募捐活動也許幾小時就能搞定。此後傳遞“冰桶”,唯恐世人不知其“正慈善中”的更是非富即貴,可誰知道他們作秀“謀殺”眾多媒體版面和網路空間後,到底貢獻出幾許善款?夠交潑出去的水費嗎?
即便在歐美,這種突出名人和眼球、轟動很大、收效卻不得而知的秀場慈善,對某些提倡普通人行善、日常行善的國家(如加拿大和北歐各國),也是不太受歡迎的。而在中國,短短幾天內突然風靡一時的冰桶挑戰,在很大程度上更凸顯其“炫富”、“爆眼球”的功能,而本就可疑的“慈善”色彩,則變得更加虛應故事。
許多明星、名人和富翁唯恐白白錯過這一次廉價賺“點擊”的機會,有挑戰要上,沒挑戰創造挑戰也要上;更有一些“準明星”、“準名人”躍躍欲試、迫不及待。正如不少批評者所指出的,“冰桶”如此擠佔熱點空間,但潑冰水、賺眼球的名人們隨著冰水潑出的善款,數量卻並不突出。很顯然,這些“冰桶人”從“冰桶效應”中得到的,遠多於其付出的,給人的感覺,仿佛一群暴富者花100美元,便買了張廉價上鏡的頭等包廂票,公眾迅速從好奇變作反感,也就在情理中——更何況某些既想獲得“冰桶效應”又豁不出去感冒打噴嚏的主,據稱還偷偷在冰水裏做手腳。
按照紐西蘭人最初的構想,慈善募捐是“珠”,“冰桶挑戰”不過是裝“珠”的“櫝”,通過各種手段,達到善款募集效率的最大化,才是任何一種慈善募捐行為最根本的目的和意義所在。隨著“冰桶挑戰”的迅速商業化、娛樂化、秀場化,其善款募捐效率繼續低位徘徊,“廉價名人秀”的色彩卻越來越濃厚,而這種趨勢在其傳入中國後,則顯得變本加厲。當“冰桶挑戰”變作買櫝還珠時,在大熱天連用水用電都要精打細算的普通人,憑什麼要陪著一群非富即貴、卻為了一張廉價“搶鏡門票”不惜往自己身上澆大桶冰水的人發瘋?(陶短房 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