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不能怕“蛙同鴨講”

時間:2014-07-22 10:56   來源:新京報

  對公共藝術作品的美醜觀點各異,有的人覺得醜,有的人覺得萌,都正常,公共機構的負責人對此要有心理預判。

  自從荷蘭藝術家霍夫曼的大黃鴨來中國一遊,各地的“山寨鴨”紛紛浮出水面,鴨火了,其他動物不服氣,這不,蟾也跳出來了,北京玉淵潭公園湖面上出現了一隻22米高的充氣大金蟾,引來遊客的矚目和網路上的紛紛議論。

  能引起爭議,或許就算是這件公共藝術作品真正發揮了作用吧,可以讓大家帶著各自的審美眼光去看一件藝術作品,探討公共藝術創意、製作、出臺、傳播的可能邊界。

  這件作品創意雷同?這種放大的手法雖然在設計界、藝術界早有案例,但的確,是霍夫曼的大版大黃鴨進入中國引起圍觀,才讓國內創意人士、出資機構對此類作品的效果有了全新認識,引起一股模倣乃至抄襲的風潮。

  可以猜測大金蟾在創意上有模倣霍夫曼之處,但比那些直接山寨鴨子造型的作品要好得多,這大概也可以説是與中國的經濟發展階段同步,從“山寨”到“模倣性創新”再到“原創性創造”,還有繼續進步的空間。

  這件作品造型雷人?雖然網上似乎不少嘲諷的聲音,對此我覺得各方面都要看得開:首先,到玉淵潭公園看金蟾的觀眾和在網上發聲的觀眾重合度很小,後者有顯著的“獵奇”、“從眾”的跟風發言模式:根據圖片做出即時判斷,受到主要發言的引領,微博轉發順便調侃,他們的嘲諷可參考,但不能當過硬的“反對證據”;其次,對公共藝術作品的美醜觀點各異,有的人覺得醜,有的人覺得萌,都正常,公共機構的負責人對此要有心理預判,不必過分在意,否則怕議論的話,那什麼作品都不敢擺在臺面上了。

  既然怎麼幹都成,那“我們”——公共藝術所關聯的政府部門、贊助機構、藝術專業人士乃至關心的公眾——在今天的環境下如何“出品”優秀的公共藝術?我個人有兩點小意見供參考:

  一是在一定限度內根據當代文化來創作,比如這件金蟾的設計者——寧波工藝美術大師郭永堯表示,它參照的是古代關於蟾蜍的傳説和浙江上林湖越窯出土的三腳蟾,我覺得這參考點稍微有點遠,若參照北京附近的窯址來創作是否更好?當然,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當代都市文化的某些形象、情景已經全球化,就像大黃鴨也能在全球很多城市巡遊一樣,不顧實際全然強調本地淵源未必就好,還要看具體項目的環境和訴求。

  二是對民間出資的、個別區域的公共藝術創作可以充分放權,政府不用管制那麼嚴,而應該多支援,新潮、老派、中庸都可;而對公共財政投資的、大型的、人流較多地方的公共藝術作品則要更慎重,要總結經驗,綜合本地群眾感受、遊客意見、輿論反響、專業意見來做投資效益(主要指與城市、區域的形象契合度、提升度等綜合效益)的評估,並據此更好地設計規劃後續其他公共藝術作品的徵選、創意和出臺。

  落成的時候最好還能做個小儀式什麼的,讓藝術家發言致辭,邀當地人士品賞,增加大家對作品的榮譽感,而不是某個拐角後突然遇見大圓球、大鼎什麼的,大型公共作品這樣偷偷摸摸現身,不夠鄭重其事。(周文翰 藝術批評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