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年,究竟發生了什麼,竟讓以同一個人物“美國隊長”為主角的兩部電影,受到天淵之別的待遇?一方面得益於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開拓,另一方面,漫威公司將旗下諸多超級英雄打包在一起建造的“超級英雄世界”,創造了觀眾的消費黏性。
2011年,《美隊1》以北美首映三天即拿下6580萬美元、勇奪週末票房冠軍的風頭,強勢登陸中國,最終內地票房成績9615萬元差強人意。時隔三年,《美隊2》上週末再次亮相中國銀幕,上映首日就奪下6200萬元,相當於前作在內地總票房的三分之二。
短短三年,究竟發生了什麼,竟讓以同一個人物為主角的兩部電影,受到天壤之別的待遇?其中一方面恐怕得益於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開拓,銀幕數增加,導致電影票房也隨之呈井噴式增長;另一方面,則是《美隊》系列電影背後的漫威公司,經過多年的苦心佈局,終於把點連接成線,將旗下諸多超級英雄打包在一起,推出了電影《復聯》。
超級英雄電影改編自美國的超級英雄漫畫,以其炫目的特效所營造的視覺奇觀吸引觀眾,但北美以外的觀眾對美國的漫畫文化其實了解不多。《美隊1》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二戰,而美國隊長這個人物既沒有超能力,性格又過於單純扁平,自然難以在海外市場取得好成績。
《復聯》的上映,讓觀眾逐漸熟悉漫威所創造的超級英雄世界,其中就包括“美國隊長”。從此,電影觀眾與漫畫迷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對每一位超級英雄的歷史和關係如數家珍。這正是漫威公司運籌多年所推行的“漫威電影宇宙”計劃的第一步。
《美隊2》大獲成功,也得益於該計劃的實現。在國內大多數影院的宣傳海報上,都旗幟鮮明地將本片定義為《復聯2》的“前哨戰”。漫威推出的每一部超級英雄電影不再是一個獨立封閉的故事,而是用片尾彩蛋預示著與其他超級英雄間的微妙聯繫。
漫威的策略實現了一種消費黏性:想看《復聯2》的觀眾,自然會被《美隊2》所吸引;而《美隊2》片尾留下的彩蛋,又讓觀眾更加期待《復聯2》。觀眾的忠誠度就這樣被培養起來,他們像玩拼圖一樣,將片尾的每一個彩蛋拼湊在一起,猜測下一個“大事件”會是什麼。
除此以外,為了迎合全球市場,《美隊2》也對原著漫畫的情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在原著漫畫裏,反派冬兵是蘇聯培養出的殺手;但到了電影中,敵人不是來自蘇聯,而是潛伏在神盾局、來自美國的政府機關。
這樣的改動也折射出美國民眾現今的焦慮情緒。隨著棱鏡事件的曝光,美國人民發現,政府打著保護民眾安全的幌子,肆無忌憚地侵入到了公民的私生活領域,人們的自由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我們應該為了安全而放棄一部分自由嗎?這個問題在《美隊2》裏被嚴肅地拋了出來,並由美國隊長,這個美國精神的化身,做出了回答。(劉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