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當屬春節了。而春節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吃的晚飯,叫年夜飯。
年夜飯非常重要,許多地方把年夜飯也叫“闔家歡”,是重要的一次家庭宴會。在歡快的鞭炮聲中,在觀看著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春節晚會》的歡聲笑語中,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共用美酒佳肴,共同辭舊迎新,是世間最溫暖也最為幸福的時刻。特別是老人,家人的團聚令他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看著健康的兒女,望著活潑可愛的子孫,老人的笑容比任何時候都舒展、溫馨。
可以説,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可口,最香甜,有時也是最昂貴的佳肴。30多年前,人們盼著過年,某種角度上,是盼著這頓“大餐”。特別是孩子,進了“臘月”門,扳著指頭數著過。記得小時候,大院裏的鄰居大都生活拮據,平時吃肉吃魚的機會本來就少,更不要説那些有名堂的炒菜,有花樣的麵食了。小夥伴們湊在一起説到吃好東西,都盼著過年,尤其是年夜飯。年夜飯的菜肴,是一年中最多的,葷的素的,涼的熱的都有。一般最少8個菜,多的十幾個。只有那時大人放開讓孩子們吃。
實際上那個年代的年夜飯吃的所謂好東西,在今天的飯桌上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天天都可以吃得到。可當時不行。因為物質匱乏,大都憑票供應。即便手頭有點錢,也買不到想要的東西。豬肉、魚、花生油、松花蛋、啤酒、糖、茶等等都按照人口或家庭統一配給,憑票供應。國慶節、元旦、春節有時會增加供應項目和數量,比如每人多供應半斤豬肉,每戶可以買兩斤糖果,幾盒大前門香煙等。許多人家臨近過年那段時間都會“節食”,“減葷”。十幾天菜裏不見肉星,白麵也儘量少吃,留著蒸饅頭。豬肉票攢著不用,過年前夕一次性購買出來。這樣除了留下包餃子用的,還可以炒菜,做米粉肉,甚至燉紅燒肉。如此“縮減”後的腸胃,一旦放開,隨之而來的是腸胃疾病猛增。每年年三十,醫院格外忙。患者沒別的,大都是撐出來的毛病。説到底還是“窮”字惹的禍。
年夜飯更重要的還在於這個晚上是闔家團圓的良辰吉日。除夕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見一見朝思暮想的親人。春運是世界上最龐大也最為壯觀的回家大“遷徙”,而那些歸心似箭、不辭勞苦、長途跋涉的“遷徙大軍”,都期望在年夜飯之前趕到。年夜飯成了召喚人們回家的信號、燈塔,遠遠超出了一頓飯的意義。在一些人家會看到這樣的場景:飯桌前有一個位子,一副碗筷,但不見人影。這是表示這家的親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及時趕到,或者不能回家與親人團聚,但家人忘不了他。擺上桌椅碗筷,權當親人也在其中。所以年夜飯許多菜名,也是因此而生。“團團圓圓”“闔家幸福”“好運當頭”等等,都蘊含著祈盼家人平安幸福的心願。
許多人家的年夜飯很講究,吃什麼不吃什麼都有説頭。即便是食物匱乏的年代,人們也各顯神通,費盡苦心,千方百計搞到具有象徵意義的食物,以圖個吉利。當然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南北也差異很大。比如南方人喜歡吃米糰子、水磨年糕、湯圓,還有的吃生蒜和皮蛋。其中年糕寓意最明顯:“年年(黏黏)高(糕)”,吉祥如意,演繹為年年高升之意。而北方人傳統食品以麵食為主,餃子是最普遍的過年食物,也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習慣。有的説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有的説正式被列為過年必食之物是源於漢朝,還有的説是唐朝。許多地方,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之意,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所以好多人家,會提前到銀行換一點嶄新的硬幣,或者把舊硬幣用開水消消毒,隨餡包進餃子裏去,誰先“吃”著了,“吃”得多,就預示著有福氣,能多掙錢。這對孩子們有極大的吸引力。年三十晚上,再困再累也不合眼,就等著吃餃子,吃出錢幣,心裏高興。再就是魚,這也是年夜飯不可缺少的,而且不可以吃光,要剩下一點,寓意著“年年有餘”。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年夜飯的態度,變得越來越“執著”,越來越“鍾愛”,當然也更“理性”了。外出打工的,在外工作的,以及各種原因與家人暫時分離的親人,不管是發了大財的,還是落魄走了揹運的,臨近年終都在朝著家的方向奔,都期盼著能趕上這頓意味非同的聚餐。不過,很少有人再去為年夜飯勞神費心了。因為人們不在乎吃什麼、喝什麼了,更不會像以前那樣期盼著年夜飯才得以享受的口福。年夜飯已經遠遠超出了單純的食欲誘惑。人們更在乎、更眷戀的是那份親人之間的情感,以及年夜飯所帶來的家的溫馨。這些,才是最豐盛的年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