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80年代流行的普希金同名詩中,《假如》是勸解世人“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而在北京衛視播出的本劇,卻多了很多不得已的悲涼在其中:《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簡稱《假如》)聚焦于80年代生活在大雜院裏黎家三姐弟的感情婚姻歷程。
陸毅首次觸電家庭劇,就把一個“陳世美式”“于連式”的黎陽塑造得真實可信。
初看上去,黎陽確實是一個“攀高枝”的陳世美,為了進入高干家庭他拋棄了初戀的青梅竹馬,之後又利用岳父關係調動工作進入國家部委,雖然這其中多少有一種複雜社會的無奈感:人大畢業後因為沒背景層層減碼最終掉入了街道辦事處;之後自己在部委中鶴立雞群,但領導也只重視他岳父的關係。這種能力和職位、領導認可的錯位,也導致了黎陽身上不完全是浮誇于連之徒,而是保留了一份80年代的知識分子面貌,充滿了理想主義者的抱負,又有著無産革命者的清貧思維。
如果深入撥開黎陽的外殼,其中他還是挺讓人可憐的:岳母一直瞧不上他小門小戶的窮酸樣,紈绔的小舅子以“吃軟飯有吃軟飯的規矩”來教訓他,老婆雖然看重他的才華和帥氣外表,但更多時候以小公主的撒嬌胡鬧面目出現。在男權主義思維濃厚的80年代,黎陽無法坦然接受女性消費自己的“男色”,於是只能靠過度的學習、工作來找尋自尊。
這種自尊影響了黎陽,導致他無法深愛程真真,因為怕被人笑話是“老婆的哈巴狗”;不敢再見初戀,因為滿懷愧疚只能偷偷寄錢;這也導致他在後期無法再次接受岳父關係的優勢,而刻意選擇奮鬥吃苦來挑戰程真真的“真愛度”。這種知識分子的清高,和軟飯男的敏感之間,無疑是扭曲的。幸好陸毅演得到位,讓觀眾願意放下成見試著去理解他。(尤德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