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評論與誰對話

時間:2013-08-16 14:16   來源:人民日報

  今天的專業戲劇評論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事實:很多劇目之所以演出火熱,能夠成為話題中心並産生市場效應,有不少是被大眾傳播媒介“催生”出來的,以至於這種“火熱”在左右著戲劇藝術發展的美學趣味和審美標準。許多時候,真正的專業戲劇評論、批評卻是“缺席”、“失語”的,而且頻頻遭遇信譽危機,以至孤芳自賞或者變成創作者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吹捧者。戲劇評論,到底對誰説話,與誰對話,到該好好思考的時候了。

  當前戲劇評論的現狀,一是媒體評論佔據主流,專業評論趨於邊緣。網路、報刊成為戲劇評論的主陣地,尤其是網路上傳播的戲劇評論,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觀眾。這些評論雖然不乏富有見地的觀點、有針對性的問題視角,但多數還是文化消費時代的快餐式評論,標榜的是時效性、通俗性、個體性,善於營造“文化現象”,甚至訴諸“惡趣味”,而中國戲劇發展的藝術趣味、審美趣味以及更為深入的美學判斷,則與這種評論相距甚遠。

  二是圈子化的熟人評論多,直面戲劇現場、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評論少。“圈子”化的戲劇評論往往處於各種體制的庇護之下,利益的共同體使得評論與創作“一團和氣”。面對一部作品,評論家的感受基本趨同,優點無限“吹捧”,缺點大事化小,問題自然就掩藏了。與此同時,在一些已經觸及到各類問題的批評文章中,身處“圈子”中的評論者往往只對現象進行隔靴搔癢式的宏觀掃描,對當下的具體作品、具體問題有意跳過,以致每個劇目都“有突破”、“有新意”、“有思想”。

  三是專業戲劇評論隊伍缺乏創新活力,青年戲劇評論家培養相對滯後。雖然每個年齡段都有評論者參與,但評論梯隊並沒有形成。經常穿梭于各種戲劇活動之間的資深戲劇評論家,精力、體力乃至“身份”被過度透支。他們要麼選擇相對穩妥的、毫無激情式的沉默,要麼各自為戰,孤獨寫作,缺乏碰撞,難以形成批評的朝氣和銳氣。

  上述三個問題使得專業戲劇評論變成了“殘缺的翅膀”、“小圈子”的自娛自樂,既難以匡正創作中存在的問題,也難以贏得觀眾的信賴。反倒是微博上的自由劇評人十分活躍,他們第一時間對舞臺演出進行評點,往往就戲論戲,觀點鮮明,毫不避諱自己的感受,受到粉絲們的熱情關注、評論、轉載。微博上的“熱鬧”顯示出觀眾對戲劇評論的需求還是很大的,關鍵是專業戲劇評論者要説什麼樣的話,是否用自己的戲劇美學、戲劇洞察對當前的戲劇演出做出審美的引導,並提出真誠坦率、積極有效的看法、觀點。

  萊辛在《漢堡劇評》中説:“不是每一個愛好者都是內行,不是每一個能發現一部劇本的優點和一個演員的精彩表演的人,都能正確估價一切其餘的劇本和演員的成就。片面的鑒賞力等於沒有鑒賞力。”優秀的戲劇評論家首先應該有開闊的文化視野。這不僅僅是指戲劇史的知識儲備、戲劇理論的累積,還要有大量的舞臺觀摩經驗,要有對戲劇的最直觀、最真實的感受。好的戲劇評論都是歷史性、當代性、前瞻性三性合一的。它用自己的藝術素養、審美判斷、美學觀念與創作者平等對話,與其進行精神世界的“傾心交談”。

  其次,應該有專業理性的藝術眼光和富有建設性的審美判斷,而不是追求沒有分析的、感官式的酷評、微評。在媒體發達的時代,用戲劇評論製造社會話題容易,但是要製造戲劇美學上的話題,進而帶動戲劇整體水準的提升,卻並非易事。

  再次,要珍惜評論的口碑。戲劇評論也是一種創作活動。對於熱鬧一時的炒作,批評家要保持敏銳和警醒,善於從中發現問題而不是隨波逐流。如果戲劇的發展都是由網路、媒體、業內同仁利用各種手段炒作出的各種“熱鬧”組成,不難想像,中國戲劇的文化生態、藝術品質會越來越缺少內涵。

  誠然,在當下的戲劇生態中,要做到純粹的戲劇評論、批評很難,對任何一個評論家來説,都難以擺脫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圈子。在大學、科研院所關起門來做學問是一回事,真正面對現實裏紛繁迷亂的戲劇現場,以及各種鮮活的舞臺實踐,能夠發出聲音,大膽、自信、有力地給出判斷,這的確是一個考驗。有觀眾呼籲中國出現《紐約時報》劇評人那樣可以呼風喚雨的人物,這種標桿不合中國實際,我們還沒有那麼成熟、發達的戲劇市場和理性的觀眾。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重拾戲劇評論的威信,從口碑的積累開始,腳踏實地關注創作。什麼是美的、什麼是好的,每一個觀眾心中都有一桿秤,評論家就是運用手中的砝碼,去調節失衡的創作,把最好的作品發掘出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