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樂阿嬌柯震東 演繹娛樂圈七月分手節

時間:2013-07-09 11:07   來源:新京報

  明星雖然萬眾矚目、頭頂光環,但在戀愛這件事上,也逃不出人類的死穴——“賞味期限”。無論事後看是不是個錯誤,甚或到提起對方名字就噁心的程度,一對戀人,最初都有半年到一年不等的熱戀期。在這段時間裏,花癡般的微笑、説不盡的甜言蜜語、全世界只縮小為對方臉龐的巔峰體驗都會一一齣現。大部分人在這段時間裏都會想要向全世界宣佈——我們在!一!起!啦!

  這不是多麼偉大的事,只是費洛蒙在它的有效期裏釋放後産生的效果。兩個陌生的肉體因而成為兩個熟悉的肉體,幸運的話,可能會成為兩個熟悉的靈魂。但這就是愛嗎?“賞味期限”一過,現實的齟齬滲入兩人生活的縫隙,愛的戲碼才剛剛開始。愛才讓你吃了一點苦頭就放棄,你對他(她)又有多愛呢?如果那麼輕易得到,那這還是愛嗎?

  娛樂圈的緋聞就像空氣一樣平常,情侶的分分合合也如看慣了的風景。在那些真心假意中,“每個人都期待,早點找到真愛,才放棄得比珍惜還快”。

  明星的愛情是大眾愛情理想的投射。聚光燈下的幸福,似乎總比實際的幸福濃重得多。嬰兒肥的張柏芝趴在謝霆鋒背上、周慧敏在演唱會上抱住扮成寵物的倪震、《壹週刊》事件後梁朝偉跟劉嘉玲牽手亮相……這些被定格為“愛”的瞬間,焉知其後沒有痛苦、心碎、悲切和絕望?愛之所以為愛,是因為有太多的不愛、假愛。而有些愛能被大家認定為愛,是因為它跨越了時間。

  最近,九十高齡的饒平如老人出版了他與老伴相守一甲子故事的圖文書《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在新書分享會上,饒老對年輕的讀者們復述莎士比亞的名句,“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這是愛。(米亞)

  原標題:分手在七月:愛情已過賞味期限?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