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7日,著名作家金庸來到北京大學,出席北大國學研究院成立十五週年座談會。 新華社發 郝笑天 攝 (資料圖片)
近日,網上盛傳一張金庸拿到北大博士研究生畢業證的照片,輿論對此進行了質疑。昨日北大回復,稱金庸年事已高,身體原因等導致他未能將所制定的學習計劃進一步實施,今年金庸將無法畢業,也拿不到博士文憑。
在此之前,北大曾承認金庸確實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在北大攻讀博士學位,導師是袁行霈教授。一前一後北大的兩次回應,都很迅速,也表現出對基本事實的尊重。這個結果是符合公眾期待的,因為它捍衛了北大文憑的頒發規則。
但北大如何讓人們相信,作出不頒給金庸文憑的決定,是對規則的遵守,而非輿論重壓之下的無奈?如果北大對規則一貫有著鐵面無私的執行力度,那麼金庸是怎樣通過入學考試的?
眼下北大王顧左右而言他的説法,難以令人信服。“今年金庸將無法畢業,也拿不到博士文憑”,是不是意味著,金庸以後仍有可能順利畢業、拿到文憑?
至於“學校管理部門一般在學生畢業前先將文憑準備好,但‘做準備’不代表向學生‘頒發’”的説法,更像是一句託詞,一個沒修滿學分、沒論文、未答辯的學生,怎麼會有一個準備好的畢業證?證書上的落款日期為2013年7月,這次不頒發,豈不是以後每年都要提前準備一份落款日期不同的文憑“備用”?
人們不僅希望看到北大對這起事件的正確立場,更希望能感受到北大的真誠態度。在條件允許下,授予名人以“榮譽教授”“榮譽博士”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沒有“榮譽”頭銜,那麼無論什麼人都要等同視之,“榮譽博士”可以為學校帶來榮譽,但名不副實打醬油的“博士”,只能帶來相反的效果。
同時,北大也可以借此機會自檢一下,在其他方面還是否存在有損公正與公平的行為,讓每一個拿到北大畢業證的學生,都能發自內心地為之感到自豪。(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