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類節目“混戰”,觀眾有點兒煩

時間:2013-05-17 11:00   來源:工人日報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和搜狐新聞客戶端、手機搜狐聯合發起的一項題為“你喜歡看歌唱類節目嗎”的調查顯示,58.3%的人表示喜歡看現在的歌唱類節目。但也有64.7%的受訪者認為歌唱類節目數量太多,並且存在“節目形式同質化嚴重”(44.0%),“創意以模倣為主,原創節目太少”(38.7%),“廣告植入氾濫”(31.6%)等問題。(見5月14日《中國青年報》)

  去年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打頭炮,繼而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緊隨其後,央視《青歌賽》如今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安徽衛視的《我為歌狂》又在激情“唱響”,湖南衛視的《中國最強音》中各路草根歌手也躍躍欲試……一時間,熒屏的娛樂檔被歌唱類節目佔據,從專業選手到民間歌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陣勢,讓人頗有些進入“全民歌唱”時代的幻覺。

  可以説,相比其他各類藝術形式,歌唱大概算得上是具有較強娛樂性和感染性的,而從節目的舉辦方和選手參與的角度來看,歌唱本身的可操作性也比較強,這也就無怪乎打開電視換臺時,換來換去總是歌聲不斷,甚至有些審美疲勞了。可話説回來,娛樂節目嘛,就是讓觀點心情愉悅、老少咸宜,人家好不容易興師動眾大操大辦地導演一場歌聲秀,咱作為觀眾,悠哉地樂享其成之後,再不識趣地發牢騷、挑毛病,是不是有些不厚道?

  儘管這些歌唱節目的形式大多借鑒了國際上流行的主要模式,在國內熒屏試水後也有著不錯的收效,但這樣的經驗不可能屢試不爽,久而久之,註定要面臨發展道路上的“瓶頸”。如今一些觀眾的冷眼和對節目數量、形式上的不滿和厭倦,就是前兆。任何一檔節目的長久發展,需要不斷地自主創新,需要與觀眾頻繁地溝通和互動,如今各檔爭先恐後的歌唱類節目,在“一窩蜂”地借鑒和“拿來”之後,是否也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獨樹一幟呢?

  據專業人士介紹,今夏,音樂類節目將有一場史無前例的“混戰”: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第二季、湖南衛視的《中國最強音》和東方衛視的《中國夢之聲》已是“風聲滿樓”。期待這一場“全國熱唱”之後,箭步向前的歌唱類節目能降降溫,給歌手們一個休整期,給主辦方一個冷靜期,也讓觀眾緩口氣。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