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大家最好不要邀請我,多麼光彩的事我都不參加。第一不要邀請我,第二不要到我老家去,大家各幹各的,我用我的新作回報你。”在獲得諾獎後莫言似乎不勝各種打擾,昨日在第二屆中國-澳大利亞文學論壇上,莫言在與2003年諾獎得主庫切對話的場合説出這樣一番話。(4月2日《新京報》)
莫言的這番話,不禁讓人聯想到已逝的著名作家和學者錢鐘書先生。錢鐘書晚年閉門謝客,淡泊名利。有位外國記者曾説,他來中國有兩個願望:一是看萬里長城,二是看錢鐘書。他把錢鐘書看成了中國文化的象徵。還有一個外國記者因為看了錢鐘書的《圍城》,想去採訪錢鐘書。他打了很多次電話,終於找到了錢鐘書。錢鐘書在電話裏拒絕了採訪的請求,並説:“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要認識那個下蛋的雞呢?”此話由此演繹成經典。
對於一個作家而言,確實更應該淡泊名利,起碼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從作家職業特徵看,從事創作不僅需要大量時間,還需要更多獨處的狀態,專心地去思考和提煉生活。這也是形成所謂的文學作品的必要過程。而應酬,尤其一些沒有必要的應酬,又或者一些唯唯諾諾的應酬,顯然只會浪費一個人的時間,使人內心難以寧靜,甚至可能會因此感覺受到干擾,不但不利於一個作家正常創作,還可能會影響作家正常生活。關於這一點,自莫言獲諾獎以來,就已經無數次被尷尬而無奈的事實證明了。否則,如此厚道、樸實的作家,也是如此極具愛心、耐心的長者,也不至於説出這般不歡迎邀請、不歡迎大家去他家鄉“做客”的話。
當莫言成為“莫言現象”、文學符號之後,按説媒體無休無止的炒作莫言,除了出於自身利益而消費之外,也是讓更多讀者認識、接受莫言,或者讓讀者對莫言有一個相對全面的了解,從而達到普及文學之目的。殊不知,莫言也是個普通人,也需要過上屬於一個普通人正常人的生活,其次才是工作、創作,維持一個公眾名人的形象。所以,他更需要在普通人的正常生活狀態下觀察生活、獲得靈感,實現創作的“第二春”,創作出更對得起諾獎、對得起讀者的作品。按錢鐘書的蛋和雞理論,只有莫言更勤奮、專心創作,生出更多如《蛙》、《紅高粱》等優質的“文學蛋”來,也才更契合讀者意願、訴求。再者,經過如此長時間乃至長時期的宣傳,該認識莫言的人差不多都認識了。媒體炒作,還是緘默,莫言依然在那裏。唯有莫言生出新的、優質的“文學蛋”,或許方可掀起新的高潮,值得再炒作、研究。
前不久,“莫言熱”蔓延到兩會上,同是作家和政協委員的趙麗宏提案設置一個叫“李太白世界文學獎”的世界性的文學獎項,以爭奪更多世界文學界的話語權。消息在媒體不脛而走,有識之士一針見血指出:一個莫言扛不動“世界文學獎”。作為所有圍觀莫言的人,確實有必要冷靜下來考慮,並體味出莫言“大家各幹各的”的話的善意,從而賦予更多的理解。要把中國的文學弄熱鬧起來,真的還有很多方面去炒作;讓莫言回到書桌前,回歸他自己的生活軌跡,也才可能出現“他好,你好,大家都會好”的局面。
就讓莫言回到書桌前,安心産他的“文學蛋”,用新的好作品來回報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