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網友不吝溢美之詞,從各個維度對其給予高度評價。先鋒作家北村在微博上評價李安的創作,稱“他是敏感的東方人,但他用西方的藝術方式創作。”來自東方的導演獲得西方國家的認可,這樣的現象難免又要重提西方文化霸權、東西文化衝突一類的話語。有網友指出在李安獲獎的影片中,多數並未涉及中國元素,它的作品沒有回避中西價值的衝突,對西方文化經歷了“從抵制到寬容”。走出過去的偏見,就此而言,李安寬闊的視野顯然亦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曾幾何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樣一個論斷激勵了無數人,但也讓很多人裹足不前,沉溺于傳統文化而不可自拔。即便到今天,就電影藝術而言,有人曾不無尖刻地説到,中國唯一的優勢就是在“動作指導”。這個有著武俠情結的國度,在電影敘事技巧、主題昇華等方面,的確少有炫目的成就。於此之外,作為一個文化人,李安所處的社會環境難免要與國內的文化人經歷一番對比,甚至此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從網路評價來看,其在李安面前也要略遜一籌。相對而言,因為社會環境不同,李安承受的時代重負較小,他只是做到一名文化精英的本份,而同樣有著輝煌成就的莫言,無論于歷史還是對當下,似乎都面臨眾口難調的問題。
有網友扒出李安年少時和女友的照片,帥氣的他當年為何能在清貧中執著于電影藝術,而女友為何不離不棄,無數“外貌協會”的網友從中讀出了真相。比此更“深刻”的人,則認為李安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吊絲,是靠“吃軟飯”發家的電影人。
這看似是平常的調侃,其實涉及“吊絲逆襲”這個宏大的網路命題。前幾天,同為 “稱自己是草根是自嘲;稱自己是吊絲那是自賤。”此微博一齣,即讓無數人備感委屈,甚至連一向寡言的足球運動員李毅也站出來駁斥。考慮到諸多知名人士曾自視吊絲,這個詞語的意義事實上已超越了簡單的Loser(失意者)。它的陰暗與直白,響應了網路狂歡,呈現的是一種低調的生活姿態,其所收穫的共鳴顯然因為它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而並非是網路文化一意孤行的結果。
網路熱衷調侃,對自負的精英作派備為反感。過去,網路存在類似“不歧視農民”這樣的潛規則,今天禁止歧視的對象已擴展至普遍的弱者,以及那些因為公權力而遭遇不幸的人。這樣的規則背後對應了相應的社會現實,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網路文化慣性的確又有其自身特色,能否在其中左右逢源,大概只能歸結于抽象的網感。(作者為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特約輿情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