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幾乎每年春節前後,有關民俗、民間文藝的話題都會進入人們的視野。不管是真熱還是假熱,節慶帶動了這一系列問題的討論。
僅以民間藝術為例。民間藝術靠“圈護”行不通,已經成為業內外共識。如果僅僅是劃出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停留在國家倡導保護、學者研究保護方法、民間組織小規模實踐的基礎上,民間藝術想煥發生機十分困難。民間藝術若還想“活”下去,對它的保護也應該“活”起來。而節慶,尤其是像農曆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慶,或許能夠成為“盤活”民間藝術的一次契機。
首先,節慶激活了民間藝術的實用功能。民間藝術在研究視野裏自然有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但是它應運而生甚至是蓬勃發展的重要動力卻源於其實用價值。傳統民間藝術大多發源於田間地頭的民間生活,反映當時當地的生活情趣,既有自娛自樂、滿足消閒的功能,也有祈福驅邪、懲惡揚善的意義,可以説,它是和人民群眾尤其是鄉土社會的日常生存、精神認知、社會實踐密切聯繫在一起的。有生命力的民間藝術應該是物質載體、思想觀念內涵、實用功能的統一。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傳統的民間藝術從內容到形式都與今天的大眾審美發生了偏差,藝術與生活、藝術與觀眾的聯繫性、統一性不再穩固,甚至越來越渙散,這是民間藝術重煥光彩遇到的最大障礙。
而傳統節慶區別於平常日子的是,它的根深紮在傳統裏,它和中國人的倫理情感有著隱秘的聯繫,是最讓人懷舊、重拾傳統的時候,無論是社會氛圍還是群眾心理都有利於民間藝術的創作與欣賞。節慶是孕育民間藝術的重要的土壤之一,民間藝術誕生之初所呈現的實用功能,諸如祈福驅邪等,也是人們賦予節慶文化的功能之一。正是因為節慶激活了這些功能,民間藝術的“目的性”得到強化,創作才有需求,接受才有需求,良性迴圈才有基礎。
其次,節慶做活了民間藝術的商業市場。民間藝術的商品化現在已經成為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節慶刺激消費,無疑也為民間藝術商業傳播、做大做強市場創造了條件。當然,這裡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市場態的民間藝術若想避免和原生態的民間藝術構成對立,必須把握好尺度和方向,有意識地對民間藝術進行恰當的改良,而不應只是簡單地批量炮製。二是節慶期間的民間藝術市場在節慶後常態化,這涉及到民間藝術設計生産、品牌維護、市場推廣整個鏈條的延伸與開拓。節慶只是起點,不該成為終點。
再次,節慶成為考察民間藝術的一個視角和窗口。節慶是“民間”的一個典型場景,集中反映了民間的變與不變,是民間藝術生態的聚焦臺也是檢驗場。借由節慶,在激活民間藝術舊有傳統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有哪些集中涌現的新現象在豐富著“民間藝術”的內涵。比如,現在節慶氣氛的製造者很大一部分來自網路,網民作為當下民間的重要主體,有哪些新的民間藝術訴求?網路賀卡、祝福短信,該不該稱為新的民間藝術?新的時代,呼喚和孕育著新的民間藝術。若能在創作上緊扣這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審美取向,民間藝術理應成為當下大眾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民間藝術的繁榮,不能依賴別人的“理解”、“憐憫”,而必須依靠自身的實力,依靠自身強烈的感召力。觀眾是否“應答”,需要契機,需要氛圍,需要合適的土壤。傳統節慶在新的時代能否成為孕育民間藝術的土壤,值得我們探討。 范振剛 劉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