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廳隆重舉行,莫言在致辭時感謝了諾貝爾評委“堅持自己的信念”,同時感謝了自己的家人,還感謝了將他的作品翻譯成多國語言的譯者,結束語為“文學和科學比確實沒有什麼用處。但是它的沒有用處正是它偉大的用處。”(12月11日中國新聞網)
莫言“無用令文學偉大”的致辭富有哲理,耐人尋味。科學具有立竿見影、看得見摸得著的經世致用效果,而文學則不然,它不能吃、不能喝、不能減輕勞動負擔,想想似乎真的沒有用處。不要説文學愛好者無利可圖,就是許多作家、文學家都難以靠文學發家致富(極少數暢銷書作家以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除外,他們顯然不能代表文學的整體生存境遇)。文學不僅不能帶來眼前實惠,而且也不能帶來顯赫聲名,多少文學尋夢者孤燈清影陪伴寂寞。
然而,文學在無用之外仍是有用的,是“無用”之中的“大有用”。以急功近利的心態觀察,文學是“無用”,從“風物長宜放眼量”考慮,文學“有大用”;或者説,文學之功用主要體現為精神層面,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能給人心靈以鞭策、喚醒、激勵和溫暖。文學是美的濃縮與結晶。從形式上看,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世間一切存在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能通過文學語言奇妙地概括、揭示、暗示,準確、簡潔,生動而帶有溫度的文字給閱讀者以無窮美感。
從內容上看,文學總體弘揚真善美力量,傳達崇高、溫暖、樂觀的價值觀。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文學努力給人以愛與美的感染,是有益世道人心的文明載體。不僅如此,文學傳達的真善美,不是簡單粗暴的説教,它是通過“講故事的人”講故事,以合乎邏輯的故事情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引起閱讀者內心深處的震撼與覺悟。
文學看似無用,實則有大用,非在眼前,而在長遠;非在可觀可感可以觸摸,卻是“于無聲處聽驚雷”,對於個人、民族的未來都將發生深遠的歷史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