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電視劇題材大量重復的現象,廣電總局將於年底對電視劇製作單位提出“減少産量、推出精品”的發展要求。(9月11日 中國新聞網)
目前,中國的電視劇産業空前繁盛,在2012年秋季首都電視節目的推介會上,二百餘家製作機構共展出了430余部電視劇,共約15000集。其中不乏熱門電視劇的續集或賣座電影的翻拍,題材重復率較高,猛然看去我們似乎會為電視劇事業百花齊放的盛宴所驚嘆,但仔細尋來才發現能真正數得上精品的作品卻是少之又少。
回顧近年來電視劇的品質,可謂是良莠不齊。雖説一些優質電視劇的確能夠推動收視熱潮,但我們仍能看到一些劇本誇張、臺詞雷人、情節不符合邏輯的劣質電視劇通過各種方式的炒作而佔領了收視首位,這對電視劇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強大的阻力。劇本是電視劇的靈魂,好的劇本所呈現的內涵可以通過電視劇感染觀眾、帶動觀眾、教育觀眾,讓觀眾休閒之餘得到精神上的充實。然而,如今電視劇商業化的快速發展,一些製作人已然忽略了劇本的核心作用,把精力大量投入到了大牌演員、豪華製作、娛樂炒作上,因而出産了一批批“金玉其表,敗絮其中”的快餐式作品。更有甚者,為了迎合青年人非主流的口味及搞笑搞怪效果,無原則的篡改歷史,將歷史人物現代化、娛樂化,這種不負責任的作品不但降低了電視劇的整體品質,還對青少年的思想觀念上造成了極大的誤導,破壞了中國千百年的歷史文化傳承。
“精品”二字是指電視劇的品質,而不是指簡單縮短劇集數量,有些長篇作品洋洋灑灑幾十集,內容卻毫不拖遝,集集充滿亮點。就2012年而言,長達80集的《甄嬛傳》堪稱長篇中的精品,無論劇本設定、臺詞推敲,還是人物塑造、場景佈置,無不體現出製作組的用心,這也自然的換回了口碑收視雙豐收。
新意與創意也是優質電視劇的必備要素,一個嶄新的故事結構必然會引領出收視熱潮。如因穿越理念而火爆熒屏的《步步驚心》,關注醫生職業視角的《心術》,描繪青年人創業現實的《北京愛情故事》,這些都是以主題個性突出而成功的典範。然而,在電視劇製作中總會存在“跟風”現象,一種新穎的題材贏得廣泛關注後,往往會出現一系列相似作品,像今年上半年家庭題材的作品便出現了嚴重扎堆的現象,如《夫妻那些事兒》、《小夫妻時代》、《婆婆遇上媽》等等,這些作品情節類似且缺乏創意,極易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
因此,廣電總局在現階段電視劇噴薄發展的時期冷靜的做出“減少産量、推出精品”的發展要求,是對電視事業發展的有效把控與扶持,是對廣大觀眾的一種負責與尊重。對於如今電視劇市場無節制、無標準的出産電視作品,以及電視題材跟風式的“多胞胎”現象的普遍形成,廣電總局在此時提出對電視劇推行“計劃生育”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希望在其“優生優育”的原則控制下,觀眾們能夠在今後看到越來越多的優質精品電視劇,進而提升各國對我國電視劇的認可度,增強我國電視劇文化傳播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