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音”終結”超女時代“?

時間:2012-08-13 16:45   來源:新京報

  2012年的暑假,新型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獲得了最多的讚譽,讓花哨而山寨的選秀類節目一敗塗地。

  暑假過去一多半,內地選秀類節目也都接近尾聲。“選秀龍頭”湖南衛視在今年退賽,自2005年開始紅火一時的選秀類節目頗有些寥落蕭瑟的意味:舉辦選秀活動的多是剛剛覺醒的二線衛視;多個選秀類節目以秀為主,選拔和競爭的意味越來越清淺。與此相反,2012年的暑假,新型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獲得了最多的讚譽,讓花哨而山寨的選秀類節目一敗塗地。

  2005年,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橫空出世,決賽收視率不僅遠遠超過《新聞聯播》,還造就了李宇春、張靚穎、何潔等迄今為止仍活躍在歌壇上的偶像型歌手,並讓“PK”、“選秀”、“炒作”、“毒舌”、“黑幕”等行銷手段也被大眾所熟知。湖南衛視也因為這檔節目把其他衛視大大甩在身後,成為衛視的遙遙領先者。

  《超級女聲》的火爆讓其他衛視亦步亦趨地模倣、跟隨,2006年、2007年內地選秀節目最瘋狂的時候全國熒屏節目多達幾十檔。但反響較大的江蘇衛視的《名師高徒》、浙江衛視的《非同凡響》、東方衛視的《加油!好男兒》等節目都不溫不火,即便是湖南衛視的選秀節目,也都每況愈下,再也沒有出現過2005年的盛況。到了2012年的暑期,選秀節目中幾乎見不到一線衛視的身影,傳統選秀節目只剩下青海衛視的《花兒朵朵》、遼寧衛視的《激情唱響》、江西衛視的《中國紅歌會》與山東衛視的《天籟之音》。

  《超級女聲》火爆後,比賽規則、演唱曲目和方式都被或多或少地進行限定,各家衛視為突破限制、創新求變,在保留晉級和PK的基本賽制下,都有一定程度的創新,但這些創新都脫離不了“山寨”的影子。《激情唱響》雖然高價引入《X-FACOTR》的版權,也是內地節目中最早“以聲音為本”的選秀類節目,但整體節目包裝以“選手故事”作為賣點,與其他選秀類節目差異不大;《天籟之音》打著原創的旗號,前期像《中國好聲音》,後期則更像《超級女聲》;《中國紅歌會》則保留了晉級、PK、大眾評審和專業評委的形式,選擇唱紅歌、主旋律歌曲以留住觀眾——這些節目或山寨自國外節目,或是引進了國外版權後進行“中國化改造”。

  與此同時,一線衛視開始通過創新打造新型王牌節目。最亮眼的莫過於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這檔節目強調現場的衝突性、選手的實力與情感,剔除了大量綜藝節目中過於陳舊的“秀”的套路,把“好聲音”提高成為評判的唯一標準,更著力展現評委們少見(或刻意)的率性、感性,讓其迅速超越2012年的所有選秀類節目,成為2012年夏天最熱的娛樂事件。

  實際上,2010年浙江衛視的《非同凡響》、遼寧衛視的《激情唱響》等,也是採取類似《中國好聲音》的導師聽聲音選擇學員、學員可反選老師的模式,然而都沒有像當下的《中國好聲音》一般走紅。《中國好聲音》的最終成功突圍,恰好在於對國外熱門節目版權的完整引進——不僅保留了節目的賽制和規則,甚至對現場佈置、節目節奏、攝像方式、部分導師和選手的現場率性方式都原封不動地照搬,數量龐大的錄影機記錄下節目所有的精彩瞬間,這保證了節目原汁原味,既新奇又豐富,既有懸念又有觀賞性。

  雖然《中國好聲音》的影響與2005年的《超級女聲》影響相差甚遠,但2012年夏天的社會反響證實,像《超級女聲》一樣“脫形變相”山寨其他熱門節目的選秀,已經遠遠不能跟上觀眾的需求。雖然現在定義《中國好聲音》有些為時過早,但“超女時代”過去卻已成了事實。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