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新世紀以來,世俗化寫作豐富了文學生態的同時,對文學核心價值觀的取向提出嚴峻挑戰。呼喚“大雅之聲”,以抵禦“愚樂文學”,用強大的正面力量遏制文學的世俗化趨勢。
中國當代文學60多年的曲折歷程,實際上就是文學核心價值觀的不斷體現過程。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是不斷與附庸政治、附庸經濟、附庸小我鬥爭,進而回歸到文學本身,同時又不排斥政治、經濟、小我,成為“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以藝術審美的方式去完成思想洞察,在小我與大我的激烈碰撞與有機結合中,努力創作出較大的思想深度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文學作品,這就是文學核心價值觀的表達軌跡,也是一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的大致勾勒。
應該看到,世紀之交以來,文藝世俗化的趨勢已然顯在。對此,俄國文化符號學家洛特曼的話可謂剴切:“在接受過程中,只有將高雅的與低俗的、精英的與大眾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消除它們之間的界限,而這不僅是美學範式轉換的典型表現,也是正在變化的內容的顯著特徵”(洛特曼《作為歷史文化問題的大眾文學》)。應該承認,世俗的文學擁有相對廣大的接受群體,這是因為它與現實生活的關係相對緊密,與普通讀者的消費心理比較吻合。將世俗文學納入當代文學的版圖必然會衝擊原有的文學格局,但只有這樣,新世紀的文學生態鏈條才是完整的。
然而,文學的世俗化腳步不可能中規中矩不偏不倚,世俗化文學(比如毫無門檻的網路文學)在拓寬表現路徑、走近大眾的同時,也在不經意間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對此,尼采很早就指出:“所謂文化與真正的藝術如此疏遠和互相嫌惡對立,如同我們當代所目睹的這樣。我們明白這樣一種羸弱的文化為何仇恨真正的藝術,因為它害怕後者宣判它的末日。”(尼采《悲劇的誕生》)我的理解,先哲們所謂“高雅的”、“精英的”、“真正的藝術”,應該就是指向“文學核心價值觀”這個命題。
顯然,與集中體現文學核心價值觀的文學精品建構相反的是低俗文學。在娛樂至死、物欲橫流的現實社會,崇高、信仰、悲憫、關懷等這些曾經被文學寫作者視為神聖美好的概念,在一些作家筆下已變成明日黃花,文學已不再是他們心目中神聖不可褻瀆的偉大事業,他們用生花妙筆殫精竭慮地傳達著快感,書寫著利益,表現著“愚樂”,敘述著卑微,以迎合市場,迎合某些審美趣味不高的讀者,這種遠離核心價值觀的文學,偷襲了讀者的心靈,污染著社會的風氣。原本,針砭生活中的陰暗與冷酷,鞭撻現實中的不良和鄙陋,應是為文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是為文者的不二選擇,其目的是為了向世人昭示人性的善美與純真,激發人們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崇高的無悔追求,但不幸的是,大量的低俗文學作品的蜂擁出現,使得人們讀了之後,變得卑微而消極,悲觀而厭世。這不能不讓我們為之擔憂!
毋庸諱言,時下不少文學作品,存在著價值標準多元乃至混亂的現象。這些創作者在審美價值的多元標準岔道上頭腦發熱,一些文學作品,喪失了美學水準、道德底線和價值立場,讀者壓根不知道它們歌頌什麼反對什麼。那些打著表現“複雜性格”、“人性回歸”旗號的作品,看似是一種智慧,實則是價值導向的偏離和混亂,對大眾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起到了嚴重的誤導作用。這與不斷粗鄙化、低俗化的社會風氣和某些創作者的文化修養不夠、心胸逼仄、心態浮躁有關。這樣的文學作品,不管其內容多麼豐富,形式多麼現代,故事多麼精彩,情節多麼引人,都是與文學核心價值觀和真正的文學精神相去甚遠乃至南轅北轍的,因而應該引起我們讀者的警覺。
作家們努力建構文學精品,是時代生活的要求,也是讀者的殷切期望。人們希望並渴求文學精品的不斷涌現,是希望在經濟不斷增長、生活走向富足的同時,能夠“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我們知道,人的生存與發展,僅僅有“歷史的經濟闡釋”是不夠的,僅僅滿足於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不夠的,還應該關照到精神的更高層面。人,不但是經濟的動物,人還應具有人的屬性。所以,作為肩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崇高使命的作家,有責任從人的精神層面表現和昇華民族生存狀態。面對異化的危機,我們都必須以“存在的勇氣”加以拯救。存在需要勇氣和智慧,價值判斷更需要勇氣和智慧。
辯證地看,一個作家的創作不一定越寫越好,一個時代的創作也不一定比過去時代的創作更好。在文學領域裏,過去的文學和現在的文學之間始終具有生氣勃勃的歷史聯繫。但人們有理由要求表現真善美的文學和他們在一起,不斷地給他們以藝術享受和生活啟迪。體現核心價值觀的文學精品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時代的也是全人類的。它們之所以能夠與未來的人們對話,就在於其除了具有“現實內容”外,還具有“潛在內容”。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文學。作家是時代之子,是以其獨特的“藝術把握方式”來反映自己的時代,表現自己的獨特思考。因為一部滲透著核心價值觀的文學精品在不同時代儘管會受到這樣那樣的評價,但構成作品的基本價值和基本元素則是不變的。
作家們用心建構文學精品,更是民族文化的希望所在。作家們作為文學生産的主體力量,應該對自己有更嚴的約束和更高的要求,要深入大眾生活,在個體與群體、歷史與道德、物質與精神、悲劇與崇高、審美與功利等多種矛盾關係所形成的錯位、衝突和張力中,構建經得起現實和歷史考驗的文學精品。要致力於人的發現、人的謳歌與人的懷疑、人的分裂的矛盾統一,將表現大眾、表現民生與自我審察、個性批判兩者有機地融合起來,在種種複雜、動態關係中不斷整合發展,並勇於以科學的觀念、藝術的方式體現科學正確的價值取向,融入人類靈魂重鑄、華夏文明再造的洪流中去。
作家們致力於生産文學精品,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所需要的。按照這一要求,文學不僅應該展示歷史中個人具體微觀的心靈波折與內在痛苦,而且也以其生動深刻的塑造,對民族新型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起到積極的推助作用。在這一構建過程中,文學顯然可以發揮獨特而重要的影響作用。在當下,價值標準的紊亂幾乎是“前所未有”,然而,這些似乎尚未得到人們的足夠關注,也很少有人為此感到焦慮和痛苦,甚至以為是“思想的空前多元”而盲目“愚樂”著。這是十分危險的,也是很可悲的。因此,我們呼喚更多的能夠體現核心價值觀的文學“大雅之聲”的廣泛傳揚,就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唯此,方能形成抵禦低俗文學的強大正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