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話劇《風華絕代》來上海演出。一台戲,就看到了風姿綽約的主演劉曉慶,沒看到她扮演的賽金花這個角色,沒看到角色豐富的內心、人性掙扎的軌跡以及行為的情感驅動。是劉曉慶沒能理解人物的性格?還是她的表演不到位?都不是,是劇本太單薄了。賽金花,最精彩的當屬她隨夫出使歐洲,任大清外交官夫人,迷倒“洋鬼子”;還有闖進八國聯軍司令大營,救下北京城的不少古跡與民眾。可居然兩場重頭戲,均一筆帶過。編導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這個意義上説,劉曉慶此次失敗了。
我在涿州影視基地採訪過劉曉慶,是2006年7月的一個夜晚。她從電視劇《日月淩空》劇組的攝影棚回到招待所,我們聊起來。那天正好是世界盃決賽,她絲毫不見疲憊地講她如何愛運動,經常打羽毛球,所以身材保持得那麼曼妙,精神狀態也格外昂揚。説到表演,她更是言語火辣,掩飾不住對武則天這個人物的鍾情,暢談她對角色塑造的種種設想。足夠的氣場、噴發的激情,我相信她能征服觀眾。但具體交流到那部劇的構造,我隱約感到,曉慶並沒有逮住戲的精華,捕捉到一個強勁的內核,可以讓她的天分,綻放開來。或許,該劇根本就不具備這種光彩奪目的藝術力量。果然,這部劉曉慶復出後的第一部劇,石沉大海,枉費了她一腔熱忱。
誰來給劉曉慶寫一部好戲?她在《小花》《原野》《芙蓉鎮》等一部部上乘之作中逐步走向藝術的高峰。可如果離開了好戲,演員再有才華,恐怕都難以煥發出光彩。實際上,女演員到了中年以上,無論是閱歷還是修煉,都是最成熟的時候。給她們一部好戲,就能陽光燦爛。朱琳61歲演《洋麻將》名享海內外,63歲的葉德嫻演《桃姐》,獎項拿到手軟。梅麗爾 斯特裏普60歲後演《鐵娘子》,成為奧斯卡的獲獎專業戶;凱瑟琳 赫本憑《金色池塘》領獎時,已74歲高齡了。而國內的編導,心氣都太浮躁,眼睛就盯著年輕貌美的女明星,期望借她們的臉蛋從市場上掘金,至於藝術水準如何,很少考慮。所以造成陳衝等優秀中老年演員,早早就退隱江湖,浪費了寶貴的藝術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