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德嫻憑藉《桃姐》再封後
很文藝的《桃姐》與來自好萊塢的《戰馬》正在國內電影院線擺擂“對攻”。最新票房排行顯示,《桃姐》並非“弱女子”,自3月8日上映以來,票房已超過許鞍華導演作品在內地的總票房紀錄。《桃姐》的走紅,在2012年新春影壇颳起了一股清新文藝風。
一段時間以來,文藝片總被冠以“小眾”、“個性化”、“非商業”、“中小成本”等標簽,以區別於商業大片。不過影評界認為這樣的界定未免狹隘。
“不可否認,文藝片更突出個性化風格,但一部成功的文藝片,也不能完全是導演的‘自言自語’和‘自娛自樂’。2011年堪稱是中國文藝片新作不斷的一年,我們看到了《觀音山》、《最愛》、《轉山》、《鋼的琴》等令人眼前一亮的片子,包括《桃姐》,也是在這一年問世的。”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石川對記者説。石川認為,在市場化背景下出現的文藝片新風潮,顯現出創作日趨多元化的態勢。“從現實主義、紀實風格,到超現實主義的寓言式表達,文藝片導演們的拍攝手法正日趨純熟。”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尹鴻教授認為,以主流大片為支柱、類型片為基礎、中小成本影片為補充的影片生産格局正逐漸形成,多元化的供需結構為文藝片預留了一定的發展空間。“市場是靠‘養’出來的。”石川教授分析,從目前國內市場的供需看,相對商業大片而言,文藝片的供給數量和渠道保障仍顯不足。從長遠看,片源結構日趨多元化,符合電影製作和傳播規律。
令文藝片導演們欣喜的是,有別於大片搶佔大院線檔期的放映模式,國內“文藝片點映”的先行先試已在北京、上海等多地悄然展開。繼北京MOMA百老彙電影中心率先打造文藝片專門放映場所後,由上影集團聯和院線牽頭的“長三角地區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也已悄然啟動一個月,覆蓋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寧波等7座城市的9家影院。聯和院線副總經理吳鶴滬認為,另辟“戰場”後,多點“周周映”模式,有望形成文藝片放映的規模效應,為藝術新風潮吹響“集結號”,也是為今後打造藝術類院線探路,給有口碑的文藝影片新的“冒尖”機會。
在“文藝片點映”的探索過程中,也有專業人士呼籲政府部門在資金補貼和稅收優惠上向文藝片創作、投資、發行等傾斜。“關鍵還要看有沒有過硬的作品,從這一點看,文藝片的價值也要送到市場上去檢驗。”石川説。
“不能一遇到市場的‘冷臉’,就拿‘文藝片’這個標簽來找藉口。”上世紀90年代末以《洗澡》劇本一舉成名的編劇兼導演蔡尚君認為,除了積極開拓放映渠道,探索文藝片創作和發行的規律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