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介紹,今年起,廣電總局將組織實施劇本精品創作工程,每年拿出3000萬元,向全社會徵集獎勵好劇本,每個優秀影視劇本給予100萬元到300萬元獎勵。用五年左右的時間,每年選拔100名左右的編劇、導演等進行系統培訓,擴大國際影響和競爭力。
文化産業逐步成長為支柱型産業,是推進國家現代化進程的一個重要標誌。影視産業的蓬勃發展,則是樹起“佔GDP比重達到5%以上”這根“産業支柱”的中堅力量。對於廣電總局3000萬獎勵好劇本的新舉,筆者以為不應僅僅視作多了一處“獎金來源”,更當著力去引導和激活越來越多的“鲇魚編劇”。
業界有句行話,“在影視創作中,演員是重要的,導演是主要的,編劇才是首要的”。有關數據還顯示,目前國內電視劇的産量一年已達上萬集。但又不得不承認,在眾多影視機構高産數字的背後,每年的精品卻屈指可數,這裡面凸顯出的,其實是創作源頭的平庸與匱乏。當“流水化”、“快餐化”,甚至是“翻炒化”、“抄襲化”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時,確立和形成一種“編劇為王”的創作思維,已顯得刻不容緩。
説到影視産業的世界格局或“國際慣例”,很多人自然而然會聯想到美國,聯想到好萊塢。好萊塢到底有多少“筆桿子”在吃編劇飯呢?美國西岸電影工會所統計出的編劇人數為7200人左右,東岸的編劇人數約為3500人,這還不包括大量的業餘“玩票”者。據華裔影人陳衝介紹,好萊塢的編劇如果寫100個劇本,頂多只有10個會被拍成影視劇,其競爭不可謂不激烈。但儘管如此,因為有著投拍劇本“最低報酬”、“贏利分享”等一系列的明確機製作保障,敢於打破陳規、善於創新題材的鮮活原創劇本,總能源源不斷地創作出來。
説廣電總局每年的3000萬獎勵好劇本,應該著力去激活“鲇魚編劇”,並不只是筆者的“門外之見”。去年,由北京市文聯、北京視協主辦的“2011首都編劇論壇”舉行期間,創作了《保姆》、《婆婆媳婦小姑》、《媳婦的美好時代》等大量觀眾喜聞樂見家庭情感劇的著名編劇王麗萍便坦言,劇作家不能老是去編那些看似時髦的“應命之劇”,要努力堅持原創。有感而發、真誠寫作的東西,才有可能真正“走紅”。
3000萬元的獎勵不是一個小數目,也足以窺見廣電總局對扶持優秀影視劇本的激勵力度。但這樣一種來自政策層面的促進手段,卻也很需要有所警醒和預防,切莫被“走樣執行”成了小範圍、小團體和小圈子的“利益大餐”。這種激勵的最大意義,應該鮮明體現出一種“劇本面前,人人平等”的廣義競爭標準。對於最終誰將收穫“劇本紅包”,不必拘泥于編劇者身份的“正統”和“非正統”之分,只須看其是否切合了社會主流價值觀念,有無激起廣大觀眾的普遍良好反響,以及能不能展現獨立原創的創作追求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