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不能總是“山寨版”

時間:2012-02-08 14:14   來源:人民日報

  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又到常規賽收官階段,徘徊在季後賽門檻邊緣的球隊正全力衝刺,賽場內外的消息也更引人關注。2月5日,青島賽區北京隊與青島隊賽後,有記者衝至記錄臺前,要求採訪當值裁判和技術代表,之後又發微博稱在現場被打。中國籃協隨即進行了調查,但回放視頻,混亂的場景很難準確還原其中細節。

  裁判不接受採訪是中外慣例,無可厚非。此事的另一側面則再度顯現CBA賽場管理和賽事運作的漏洞。在各方高度關注的關鍵階段,任何一個微小的漏洞,都可能成為引發意外的一粒火星。而每到此時強調“加強管理”,其實已經是在為一直以來的粗放式運作付出代價。松一時,緊一時,一個賽場一個樣,這樣的聯賽運作環境,讓冠以“職業”頭銜的CBA有揮之不去的“山寨感”。

  以媒體運作為例,上賽季就發生記者比賽中衝到記錄臺的問題。有鋻於此,這個賽季籃協出臺規定,文字記者必須在看臺區觀看比賽,並設立採訪預約制度,要求賽前先和賽區新聞負責人通報。預約制度在NBA(美國男籃職業聯賽)也有,文字記者不能在場地裏看比賽也是慣例。但這僅是媒體運作的一部分,還有更多的部分,比如設立賽後混合採訪區,比如賽場基本的媒體路線標示,比如不同媒體不同工作區域的保證和專人服務等,依舊缺失。倒是預約制後來又改為賽區新聞負責人賽前打電話向媒體“預約”,更是疊床架屋,失去意義。

  媒體運作只是CBA聯賽的一個方面。在各傢俱樂部不斷加大投入,外援身價和實力一路飆升,賽場爭奪越來越激烈,聯賽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的今天,CBA的運作管理如何跟上腳步,未雨綢繆,是組織者要時刻面對的課題。不論對待媒體還是球迷,重管理輕服務的現象依然不少。聯賽手冊中的條例不能被一視同仁、不折不扣地執行。17傢俱樂部的主場條件參差不齊,有些固然是硬體不到位,但“軟體”的疏漏和不在意更是痼疾,聯賽整體形象也難再有提升。

  CBA的發展進程中,NBA是很重要的參照。共性的可借鑒,個性的要創新。兩者“體量”雖不同,但如果不能認識到:職業聯賽的管理和運作需要專人專業專心的投入,“山寨版”導致的問題,難免讓聯賽的形象和口碑一再“埋單”。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