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宣佈停業的全國最大民營連鎖書店——光合作用書店有望獲得資金注入,得以起死回生。(11月8日《第一財經日報》)
實體書店的存在,不光是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買書的場所,從更深意義上講,對於一個城市,實體書店就猶如一個不可或缺的文化沙龍,它所承載的文化滋養和文化氣息,會讓城市顯得更安詳。而沒有實體書店的城市,則無異於文化沙漠。
隨著網購的迅猛發展和城市租金的不斷提升,實體書店日子越來越難過也是不爭的事實。光合作用書店面臨倒閉,再加上此前第三極書局、五四書店、單向街、三聯書店等知名實體書店或消失或收縮,全國實體書店似乎走到了窮途末路。至於各地的新華書店,如果沒有教材的壟斷、計劃經濟年代遺留下來的自有鋪面優勢,估計也好不到哪去。
要徹底扭轉實體書店的衰勢,還需要從政策、市場運作、閱讀氛圍培養等各方面對實體書店提供救助,給實體書店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相比餐飲、娛樂、服裝等行業,實體書店的利潤要薄得多,如果沒有稅費、租金上的優惠,實體書店是無法競爭得過其他行業的。給實體書店減免稅費、租金,不光是政府的事情,也是社會的事情。比如在香港,那裏的實體書店之所以能比大陸的活得好,是和社會的支援分不開的。香港房地産開發商有一個共識,一個有品位的商業地産項目,必須配備書店、電影院。因此在項目規劃之初,書店就被考慮進去。而且,出租給書店的商鋪租金,也要比出租給其他商業的便宜一半以上。
要使實體書店活得更好,更需要公眾回歸到閱讀的本質,重新認識傳統閱讀方式的價值。我們不否認網購、網上閱讀的便利性,但是在一個一切都講究快速的時代裏,我們也需要一些慢的平臺,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休憩,實體書店就是這樣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