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對172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平時主要閱讀的三類書籍分別是:專業書籍(46.6%)、生活養生書籍(42.1%)、社會現實書籍(41.2%)。 目前,無論在實體書店還是網路書店,賣得最好的書通常是有關人際關係、養生、成功、家庭教育等實用類書籍,而文學、哲學等書籍則少有人問津。(10月25日《中國青年報》)
唐代杜荀鶴在詩《閒居書事》中有雲: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描繪了一幅閱讀的愜意場景。而現在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都市裏幾乎家家都有華麗的書櫃,櫃上多有裝幀精美的書籍,只是還有幾個人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呢?
調查發現,最近一個月內,40.0%的人讀了1~2本書,最少的有7.7%的人1本書也沒讀。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網路、電視以及各種娛樂方式不斷發展,大大佔用了人們的閒暇時間,人們的讀書時間越來越少。此種現象帶動“快餐文化”盛行,很多優秀作者隨波逐流,向功利化的社會投降;書籍粗製濫造,或標題奪人眼球,或內容故作深奧,實質沒有多少營養,導致61.9%的人覺得當前值得購買的新書越來越少了。
而實用書籍銷售火爆,折射出人們注重現實利益,功利化閱讀明顯的現狀,人們讀書也有了一種“效益期待”。很多人愛讀實用技術類書籍,期望從中獲得成功經驗,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浮躁的心態。當讀書被功利綁架,還有多少快樂可言?
這次調查發現文學、哲學等書籍少有人問津。是因為很多人覺得文史哲等跟思想修養有關的東西不管用。實際上,閱讀折射出人生態度和趣味。世代流傳的經典著作被棄之一旁,猶如一個隱喻:我們信奉千年的傳統美德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老人倒地要不要攙扶的大討論到小悅悅的悲慘離去,無不凸顯道德底線一再潰敗,人生觀、價值觀混亂的怪現象。那些執著堅守人類的精神空間,努力探尋生命真諦的“讀書人”越來越少無疑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闡述了好書滋養心靈,培養情操的深刻道理。是日益減少的讀書人形成了道德荒漠,還是高度發展的商業化、現代化社會使得人們遠離經典,情感荒蕪?這是一個不可小覷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