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語委主任王登峰透露,“漢語能力測試”將於10月率先在上海、江蘇、雲南、內蒙古試點實施。據悉,漢語能力測試考查聽、説、讀、寫四方面的綜合能力,類似于英語四六級考試。(7月27日《京華時報》
近年來,社會上普遍存在“外語熱,母語冷”的現象,而“漢語能力測試”則在此意義上,被賦予了“遏止國人提筆忘字、滿口洋文、淡漠漢語”的宏旨大義。但問題卻也在於,漢語能力測試的研發即使是歷時三年,且經過多次測試,它有沒有能力撐起“復興母語文化”的大旗,則依然存疑。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教授認為,語文教育要立足於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對語文與中國文化有感性和系統性了解,學會欣賞文學與文化精品,不斷豐富自己的感受力和想像力,養成高品位的閱讀和寫作習慣。進一步説,語文的終極價值是讓學生成為獨立精神與自由思想的公民,母語文化的終極價值則是在潛移默化中,構建國人的文化人格。
而睽諸當前語文教育的現狀,所謂“漢語能力”已被深深打上了“工具意義”的烙印。今年福建高考現代文閱讀題考倒原作者、自測得分僅一半之類的案例,就是覆蓋國人最廣、承載漢語能力啟蒙培養的基礎語文教育,嚴重跑偏的重要例證。及至大學,雖然教育部力促“大學語文”重回大學必修課堂,但效果並不明顯,乃至有博士論文都會錯字頻出、詞不達意。
這種態勢下,再觀照現今如火如荼的考試經濟,“漢語能力測試”倘若與當下的語文教育相匹配,則必然在語文的“工具意義”中愈陷愈深;如果重起爐灶,另設體系,又容易出現與現有教育基礎脫節,從而演變成純粹的考證形式。無論是哪種狀況,離復興母語文化的宏旨都相去甚遠,更談不上文化人格的塑造。
復興母語文化不可能一考就靈,相反卻很可能在考證經濟中增添新成員。國人的漢語能力已深陷考試的陷阱中,試圖用另外一個考試予以矯正,這本身就值得商榷。當下,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現行的語文教育,還有試圖以考試指揮一切的依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