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年産過萬精品個位數”的背後

時間:2011-07-01 15:25   來源:工人日報

  目前,國內的電視劇産量是一年1.4萬到1.5萬集,而同為影視劇産業大國的美國,全年的電視劇産量據説只有3000集。僅在北京,每年備案的電視劇就有上萬集,但不得不承認,高産數字後面,每年的電視劇精品只有幾部,這裡面顯露的是創作源頭的匱乏。知名編劇王興東説,像張藝謀、馮小剛等都不缺大牌明星,主要是缺好劇本。正是好劇本的缺少,才造成改編翻版多了,自主原創少了,舊故事不斷被翻出來,甚至被重拍幾遍。

  這是一個公眾並不陌生的資訊,“僅在北京,每年備案的電視劇就有上萬集,但不得不承認,高産數字後面,每年的電視劇精品只有幾部”。這資訊不但不能讓我們為數量劇增而自豪,相反,要為精品的匱乏和高品質電視劇産品處於稀缺狀態,感到尷尬。

  筆者以為,電視劇“年産過萬精品個位數”至少隱藏著三種病灶。

  一是離觀眾越來越遠。電視劇和觀眾的關係,不是簡單地類同於市場上的買賣關係,儘管電視劇要考慮觀眾的收視,但不能迎合觀眾的非正常心理和低格調情趣。但現實中,一些人士打著觀眾是上帝的旗號,用粗製濫造的作品去迎合觀眾,導致文化消費陷入一種難以自拔的惡性迴圈。其實,電視劇應堅持通俗而不流俗、不媚俗。一句話,就是不能粗鄙化,但現實恰恰與我們的期待相反。

  二是過於短視和功利化。利益成了製作者膜拜的目標,而用注水的方式來爭取利潤最大化幾成下意識選擇。電視臺靠電視劇貼片廣告收回買片成本,劇集越長,廣告播出的次數越多。電視臺購買電視劇一般要求20集以上,少於20集的作品則很難賣得出去,因為電視臺會考慮廣告次數、播出時段等問題。如果集數太少,按一天播三集來算,一部20集的電視劇一星期就播完了,不僅在觀眾中不易有反響,還對廣告回收不利。這種情況下,電視連續劇難免要注水。注水現象是功利和短視的最好説明,也造成了影視劇“年産過萬精品個位數”的尷尬。

  三是正常的理論批評缺席。幾乎不論什麼電視劇,從開機到首播,總是一片叫好聲,很少有批評聲,評論成了吹喇叭、抬轎子。這增長了創作者的盲目性,自然不利於精品的出現。另外創作者漂浮于生活之上,也是一個問題。道理很簡單,沒有紮實的生活積累,就不可能使電視劇精品化,除了漫無邊際,就是俗套,難以窺見新意。

  從市場承載量來看,據有關人士推算,能在電視臺黃金檔播出的電視劇一年不過8000集左右,而僅僅在2009年獲得發行許可的國産劇就有12910集。必須看到,如今,對商業利益的追逐已驅使一些導演將電視劇這一藝術品降格為平面化的工業産品,編導則成了製作電視劇的熟練工。而當電視劇藝術淪為商品的附庸時,文化的內涵也就被稀釋和消解掉了。所以,電視劇“年産過萬精品個位數”背後的三重病灶值得反思。(朱四倍)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