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高曉松被拘,“明星醉駕”更應嚴懲

2011年05月12日 10:32:00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高曉松被拘了,因為醉駕。沒錯,這個高曉松就是以那首《同桌的你》,打動萬千多愁善感的莘莘學子的那位知名音樂人。可惜,這次“同桌”不是同書桌而是“同酒桌”,酒桌之後是酒駕。

  9日晚,高曉松駕車在京發生交通事故。經酒精檢驗,高曉松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243.04毫克,已構成醉酒駕車行為,因涉嫌危險駕駛罪,高曉松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5月10日中新社)

  “高曉松醉駕被拘”成了各網站和微博的熱議話題。5月1日開始“醉駕入刑”,正式實施的十天來,各地的新聞版面都在等著當地首個或首批醉駕入刑案。高曉松似乎是名頭最大的一個,可算醉駕被拘的第一名人。

  名人的關注效應,自然不能等同於一般民眾,這是“高曉松醉駕被拘”成為熱門話題的重要因素,但卻不是唯一因素。至少還有兩點重要原因,成為此事被迅速熱議的助力。一是此前輿情鼎沸的藥家鑫案,二是日前莫少聰等明星的吸毒案。這本是兩起風馬牛不相及的案子,和高曉松本不該存在關聯牽扯的,但藥家鑫案一審之後,高曉松在微博上放出“狠話”:“朋友問我怎麼看藥家鑫案?我説即便他活著出來,也會被當街撞死,沒死乾淨也會被補幾刀……另外鋻於西安音樂學院學生集體支援藥家鑫,今後音樂界將不接受他們,生命都漠視的人會愛音樂嗎?”就是這種崇尚私力救濟的“撞死”“補刀”“替天行道”以及封殺一切的暴力論調,引起輿論大嘩。

  生活的吊詭,就在於它時常會和你玩一把黑色幽默。在高曉松醉駕之後,編劇六六就翻出高曉松的這條微博,並説:“我把高曉松的這條圍脖翻出來,給自己也提個醒。遵紀守法,做個不危害社會的普通人。”上述微博中透出的道德高調和暴戾之氣,在六六這句質樸之語中,或許應該羞慚無地,消解無形。就算如宿醉乍醒還殘存一些“酒氣”,在網友此番的“起鬨圍觀”,也該消解殆盡了吧。

  網友在圍觀中,無聲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這還只是第一波輿論關注的動力。而聯想到前不久的莫少聰吸毒事件,再反觀高曉松肇事之後,他的朋友的表態,或許能發掘輿論關注的其他動因。莫少聰獲釋後復工,其經紀人稱“小禍是福”,也曾引來如潮質疑。連吸毒被拘這樣的“禍”,都能被視為明星增進關注度的“福”,這樣的福禍轉換,確實讓人瞠目結舌,匪夷所思。也讓人憂慮娛樂明星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召力。

  可惜,高曉松事件中,又有了這眼熟的尷尬一幕。高曉松好友小柯表示:“高曉松反倒覺得這是件好事,因為可以借此沉澱一下。他説他需要平靜下內心。”這裡的“借此沉澱”和莫少聰事件的“小禍是福”,何其相似,簡直如一母同胞的孿生相。這話也讓高曉松事後“對不起,永不酒駕”的承諾顯得輕飄飄的,如酒後醉話一般。正如高曉松那承諾書上的藝術簽名,讓人覺得醉駕如此危險的違法甚至犯罪行為,竟也成了可以“沉澱”的“可遇不可求”的藝術事業接力站。

  希望關於“沉澱”的表態以及承諾書上的藝術簽名,只是醉酒後的不清醒不理性。那麼如何給他醒酒呢?或許只有公正的法律裁決,才能擔此大任。只有讓醉駕得到應有的嚴懲,才能警醒當事者,震懾觀望者,並讓此次備受關注的“明星醉駕案”成為一次公益性的高效的普法盛宴。(李曉亮)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