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對新形勢下臺商轉型創新政策落實的建議

時間:2009-01-09 14:04   來源:台灣網

   臺商在中國大陸發展過程中,一直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最近在世界經濟急遽衰退的衝擊下,許多臺商經營遇到瓶頸。去年在上海舉行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也特別針對此一問題深入討論。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閉幕式中的10項政策措施,特別為臺商制定二項政策措施。分別為“支援和幫助大陸臺資企業轉型升級”與“鼓勵和扶持臺資企業自主創新”。臺媒《中央日報》網路版今天對此發表特稿文章,探討臺商當前面臨的問題,最後並提出如何落實的幾項建議。

  大陸臺商面臨的問題

  文章指出,臺商在大陸進行投資一直相當積極,對大陸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有相當的貢獻。

  同時,文章認為,臺商長期偏重於量産的經營模式,也就是通過在大陸大量擴廠方式,降低生産成本,以價格優勢行銷全球。過去幾年以此行銷模式,無往不利。然隨著競爭者仿傚,也紛紛在大陸設廠,加上産品同質度過高,競爭相當激烈,毛利越殺越低。此波全球經濟衰退,對這些企業衝擊相當大。

  臺灣最自豪的科技産業更是如此,三D(DRAM、LED及LCD)産業透過不斷的投資設廠,其産值都十分驚人,但是技術、設備、重要原料及關鍵性專利幾乎都掌握在外商手中,每年需支付外商高額的授權金,以及採購重要材料,導致毛利極低,只能利用高週轉率,衝高營業額。然景氣一反轉,訂單快速萎縮,這些為人作嫁的代工廠,即呈現鉅額的虧損。

  以DRAM産業為例,臺灣與韓國幾乎同時在二十年前發展該産業,初期也都沒有基礎的技術能力,二十年後,韓國的DRAM産業全球市佔率幾近五成,更擁有世界一流的技術;反觀臺灣DRAM産業,雖然含代工全球還有三成的市佔率,但仍不具基礎技術能力,均需仰賴外國母廠技術,成本高於韓國廠商的成本。在經濟急遽惡化下,DRAM哀鴻遍野之際,島內五大DRAM廠經營每況愈下,今年三季已經虧損947.56億元(新台幣,下同),還有高達4314.59億元的負債,成了名副其實的“慘業”。相比之下,韓國三星電子前三季竟然還能獲利。

  國共論壇中有關臺商轉型創新之政策措施

  (一)支援和幫助大陸臺資企業轉型升級

  國共兩黨均已深知臺商所面臨的問題,提供多項措施,協助其度過景氣寒冬。由兩岸專業人士共同組成的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服務團隊于22日正式啟動,針對臺資企業開展有關法規政策、産業資訊、技術創新、專利轉讓、人才培訓等方面的輔導服務,促進臺資企業在大陸可持續發展。

  (二)鼓勵和扶持臺資企業自主創新

  由前述例子可知,臺商企業應大幅調整,邁向創新之路,無論是技術創新、産品設計創新,或是經營模式的創新,均是必要的途徑。本次兩岸經貿論壇,鼓勵和扶持臺資企業自主創新,確實為未來臺商企業必走的方向。大陸將鼓勵臺資企業參與國家和地方相關科技計劃。支援臺資企業參與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並享受有關加強、鼓勵和扶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政策。 

  落實論壇議題的幾項建議

  1992年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即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理論,鼓勵企業朝向微笑曲線的兩端技術與品牌、服務發展,正是企業創新的具體呈現。大陸提供的二項計劃,有助於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正與微笑曲線的方向一致。惟企業升級轉型,是一個漫長且痛苦的過程,本文提供以下幾項具體措施,供臺當局相關單位參考:

  首先,臺商多屬勞力密集産業為主,企業轉型升級並非一蹴可及,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與大量的資金,兩岸應長期的協助其升級為技術密集的産業。

  其次,持續追蹤臺商參與臺當局和地方相關科技計劃。

  第三,臺當局應協助臺商自創品牌及規劃創新的行銷策略。

  還有,提升臺商創新研發能力:技術為企業深耕發展的基礎,臺當局應協助提升臺商創新研發能力,除管制性或關鍵性技術外,相關單位應將政府研發能量移轉至民間,鼓勵大陸臺商回臺設立研發中心,並給予租稅等誘因。另外,還要輔導企業申請專利,建構智慧財産權的保護網。

  文章最後説,目前兩岸均已見到臺商的困境,攜手協助臺商轉型升級。盼望臺當局能持續觀察相關政策的落實,協助臺商走出此波經濟衰退的陰霾,再創另一個經濟奇跡。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