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新華澳報》:從楊蘇棣駐臺看美國臺海政策走向

時間:2006-03-15 16:53   來源:

  美國在臺協會(AIT)新任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3月2日在華府舉行記者會,宣布他將于3月18日抵臺履新,20日即正式上班。

  他表示,在陳水扁擔任臺北市長時就認識扁,稱陳水扁為“我親愛的朋友”,很期待會見陳水扁和其他朋友。他在記者會上特別用閩南語發言,並引用李登輝的話,說他“愛臺灣”,也算是一個“新臺灣人”。

  3月18日,“湊巧”是民進黨舉辦主旨是“慶祝終統成功”、反對《反分裂國家法》的“318護民主、反並吞”大遊行之日。這個抵臺時間的選定,當然也真的是“巧合”,但楊蘇棣所說的他與陳水扁是“親愛的朋友”,就是“固定態勢”語言了。

  實際上,楊蘇棣上次在臺灣服務,擔任“AIT”臺北辦事處副處長期間,發生了“政黨輪替”。當時他對“親愛的朋友”陳水扁當選“總統”喜不自禁,在各種公開場合讚賞陳水扁,並批評國民黨“不合作”。因此可以說,當時就有臺灣媒體形容楊蘇棣與陳水扁“並肩合作”,共同壓制國民黨,安定局面。2001年楊蘇棣離任時,陳水扁向這位“親愛的朋友”頒贈大綬景星勳章,這是臺灣當局與美國“斷交”後,22年來第一次贈勳予“AIT”的官員。由此可見,楊蘇棣與陳水扁的關係已絕非“親愛的朋友”那麼簡單。

  與“顏色革命”有幹係

  值得注意的是,楊蘇棣在再度調到臺灣與陳水扁“親密合作”前,曾任美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在他駐吉期間,吉爾吉斯斯坦發生了名為“鬱金香革命”的顏色革命。當時就有輿論指出,“鬱金香革命”的發生與美國的介入有直接關係。他作為美國大使,怎麼說也應對此負上責任。現今,華盛頓將他調到臺灣,是否又要借他與“親愛的朋友”陳水扁的特殊關係,直接介入臺海事務?另外,華盛頓將已具有大使銜的楊蘇棣調任“AIT”臺北辦事處主任,是否要抬升“AIT”臺北辦事處的“位階”,從而加深美臺關係?據說,華盛頓本來是計劃直接發布楊蘇棣從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任上調任駐臺代表的,但為顧慮大陸的反應,而先將楊蘇棣調回華盛頓國務院政策計劃處服務一段時間,再派駐臺北。既然如此,美國為何不是另行甄選不那麼“敏感”的人士派駐臺北,而寧願將楊蘇棣“冷凍”一段時間,也要非把已具大使銜的楊蘇棣調到臺北不可?

  還有同樣值得質疑的問題是,在臺灣發生“政黨輪替”時,同樣在“AIT”臺北辦事處任職(主任)、而且據說與楊蘇棣合作愉快的薄瑞光,在這輪人事變動中,也被從美國駐越南大使的位子上,調任“AIT”理事主席一職,再次與楊蘇棣合作。為此有人猜測,華盛頓再次安排楊蘇棣與薄瑞光合作共事,含有要為民進黨政權“背書”的意涵,是要幫助民進黨安渡2008年“總統”選舉的難關。

   “修正”前任政策路線

  楊蘇棣到任前,發生了陳水扁“終統”風波。白宮是以“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態度,縱容和接納了陳水扁的“終統”所為。這等于是為楊蘇棣的到任,燒響了“歡送”鞭炮。

   而楊蘇棣到任後所面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陳水扁仍將一意孤行,推動“公投新憲”。與陳水扁是“親密朋友”的楊蘇棣在臺北一華府間進行溝通聯絡時,是否也將秉承今次華府的縱容態度?

  眾所周知,楊蘇棣的前任包道格是不喜歡陳水扁的。因此,在2004年“總統”選舉期間,“AIT”臺北辦事處發回華府的資訊及判斷都對陳水扁極不利。甚至在陳水扁靠“兩顆子彈”當選後,經包道格運作,華府遲遲未向陳水扁發出賀電,這就加深了陳水扁的危機及其本人的危機感。因此,後來陳水扁在權力穩固後,千方百計要擠走包道格。而美國順其所願調回包道格,盡管也含有“任期限制”的因素,卻重新起用陳水扁“親愛的朋友”楊蘇棣,顯然顧及到陳水扁的感受,要“修正”包道格在任時“AIT”臺北辦事處的政策路線。因此,有臺灣媒體將楊蘇棣與其前任包道格比較,楊蘇棣更平易近人,中文更流利(還懂得閩南語),為臺灣服務的意願更高。此外,楊蘇棣的身高也和陳水扁比較接近,他走馬上任後,與陳水扁的關係將比包道格更親近。

  臺海前景不樂觀

  聯想到美國今次對待陳水扁“終統”的縱容態度,再咀嚼王作榮所說的陳水扁“終統”應該是有美方支持的分析,楊蘇棣到任後的臺海關係前景,恐怕不樂觀。

  美國當局臺海政策的主流政策,仍是防范中國崛起,並以“不改變臺海現狀”為由,不願支持中國統一,因而也就樂見陳水扁“終止”那個最終是要走向兩岸統一的“國統會”及“國統綱領”。

  當然,同樣也是出于“不改變臺灣現狀”的原因,信奉“不統不獨,保持現狀”的美國,並不樂見陳水扁進行“臺獨”活動。因而白宮著意的是陳水扁是否“廢四不”,而不是“廢統”。但在同情“臺獨”的楊蘇棣到任後,會否因楊蘇棣的謊報軍情而使白宮及國務院的判斷和立場出現偏差?這確是值得警覺及思考的問題。

  (來源:《參考消息》;作者:富權)

                                編輯:海航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