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把俄羅斯逼到墻角 北約引爆“新冷戰”?

2016年06月07日 09:3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6月5日,針對美國頻繁在波羅的海軍事演習,俄羅斯RT電視臺英文網站刊文稱,“北約不斷敲門,俄羅斯也該去美國的後院展示下姿態。”據《金融時報》報道稱,在“俄羅斯威脅”和移民危機的背景下,2016年將是多年來歐洲盟友防務開支首次增長的一年,波羅的海國家的變化最為明顯。近日,北約與俄羅斯在波羅的海軍事對抗態勢,大有“新冷戰”的苗頭。

  掰腕子秀肌肉

  近日,北約步步緊逼的咄咄勢頭引人矚目。6月3日,來自美國、英國等18個北約國家及其夥伴國的4500軍人在波羅的海南部地區舉行“BALTOPS-2016”演習,並邀請傳統中立國家瑞典和芬蘭參加。5月27日,美軍通過“龍騎之旅”和“軍刀出擊2016”軍事演習在歐盟多國和波羅的海地區頻頻挑釁。此外,美國在羅馬尼亞部署的反導系統正式啟動,美國部署在波蘭的反導系統基礎建設正式開工,北約和黑山簽署了黑山加入北約的協定,一系列動作讓俄羅斯大為惱火。

  俄羅斯也不甘示弱地強硬反制。據俄新社4日報道,俄副外長梅什科夫表示,北約所有這些演習都將是一個嚴重不穩定的因素,其主要目的是繼續造成俄邊境地區局勢緊張。俄羅斯《獨立報》刊文稱,為應對反導系統,俄已在位於波蘭和立陶宛交界的飛地加裏寧格勒部署具備核打擊能力的“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俄國防部還將在年底前新建3個師對抗北約東擴。

  “烏克蘭危機之後,北約與俄羅斯在安全互信上遭受重創,雙方在軍事對峙趨向於固化。這種以強硬對強硬、向對方的邊界增加軍事力量的態勢,對歐洲安全造成長期性損失,短期內難以恢復。”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陳宇博士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

  “新冷戰”緣何起

  克裏米亞事件之後,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徹底破裂,讓北約重新找到了方向感和存在感。“俄歐關係和緩時北約組織鬆散,烏克蘭危機激發了北約凝聚力。”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儲殷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北約對俄羅斯的對抗態勢也和其內部成分變化有關。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等傳統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情結並不嚴重,但是大量新歐洲國家加入北約後,受制于地緣壓力和歷史恩怨,這些國家表現出對俄羅斯更深的敵意。”

  北約與俄羅斯的軍事對抗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利用俄羅斯來牽制歐洲,讓美國在歐洲事務中處於有利的地位。儲殷表示,“隨著歐盟擴大,歐洲對美國表現出更多的獨立性。美國要求北約國家增加防務經費比例,本質上是鼓勵其對抗俄羅斯。當歐洲面臨外部安全威脅越大時,對美國的軍事依賴就越嚴重。”

  據《金融時報》報道,拉脫維亞的軍費預算將增加近60%,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分別將增加35%和9%。東歐主要軍事力量波蘭的軍費開支將增長9%,英國也將採取同樣舉措。此前,北約各國承諾將軍費開支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將提高至2%。

  軍事互疑使得俄羅斯與北約的對抗越陷越深,已成定局。俄羅斯《消息報》4日報道稱,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第一副主席科拉索夫表示,北約近日在歐洲不斷增強軍事活動,使得俄羅斯將不得不調整軍隊發展計劃,並增加軍演數量,以對抗北約的威脅。陳宇認為,“軍事互信遭受的重創將導致雙方通過加強軍力部署增加自身安全,進一步加深安全互疑。同時,軍事力量一旦部署之後,要撤離部署將十分困難。”

  最後,俄羅斯也需要軍事對抗鞏固政權合法性基礎。石油價格低迷的國際背景下,普京通過高福利換取政權合法性的模式難以為繼。儲殷認為,近年來,普京越發將國家的合法性建立在重拾大國夢想和民族主義的基礎上,增強了俄羅斯的對抗性。

  邊握手邊較勁

  回顧上半年俄羅斯的頻頻舉動,不難看出,俄羅斯有意向歐洲釋放積極的信號。普京首次訪問希臘、俄羅斯從敘利亞戰場撤軍、中斷了兩年的北約—俄羅斯理事會在4月份重新召開等,都反映了俄尋求關係緩和的意圖。

  對於北約面臨俄羅斯“威脅”的説法,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曾回應到,“俄羅斯一如既往地主張互利合作,同時兼顧所有夥伴的利益。俄羅斯主張共同調節衝突局勢。但與此同時,俄羅斯不會忽視任何對其國家利益構成直接或潛在威脅的行動。”

  如何看待俄羅斯在軍事上的強硬對抗與外交上的積極姿態?陳宇認為,“政治和經濟的緩和空間相對於軍事安全更大,俄羅斯與北約的軍事對峙使得歐洲安全的鴻溝越來越固化,並不是雙方一朝一夕通過積極的姿態可以緩和的。”

  鬥而不破成常態。北約副秘書長亞歷山大弗什博説,北約會繼續保持同俄羅斯的對話,“但已經不可能恢復到從前那樣的關係……除非俄羅斯能夠重新表現尊重國際法和國際行為準則。”儲殷分析,“俄羅斯與北約的軍備擴張將繼續下去。北約的存在以對抗俄羅斯作為前提。任何一個國家都承擔不起與俄羅斯進行直接大規模的“硬碰硬”的代價,這樣一種擠壓、遏制局勢將長時間存在。”

[責任編輯:郭碧娟]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