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德國統一以來首次擴軍 軍事戰略産生變化?

2016年05月16日 15:2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德國國防部長烏爾蘇拉馮德萊恩10日説,德國準備擴大聯邦國防軍。據法新社消息,德國國防部提出在2023年以前增加約1.43萬個軍隊職位,其中包括4400名文職人員。這是德國統一以來聯邦國防軍首次擴軍,引發國際輿論關注,俄羅斯此前已對此提出指責。

  德國擴軍是否標誌其軍事戰略的變化?這對德國與俄羅斯關係會否産生影響?新華社就此採訪中國社科院俄歐亞所俄羅斯外交室副主任、研究員李勇慧和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國際關係室主任趙晨。

  【動態】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針對擴軍10日説:“鋻於當前形勢,增強軍力實屬必要。”法新社指,“當前形勢”是指烏克蘭危機以來俄歐關係的緊張局面,以及德國軍隊在海外多地的軍事行動。

  德國軍隊目前在馬利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還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參與北約的聯合行動。

  目前聯邦國防軍的人員上限是18.5萬人,實際服役人員約17.7萬人。這一上限是2011年德國軍隊結構改革作出的安排,當時德國還決定中止義務兵役制。德國統一後軍員大幅裁減,1990年軍隊人數是58.5萬人。

  德國擴軍的計劃也是對美國不斷要求北約成員國增加軍事力量的回應。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今年4月訪問德國時説,歐洲不應對其自身防衛“自鳴得意”。

  俄羅斯衛星網11日報道稱,德國擴軍行動或將帶動北約成員國跟進。波蘭國防部長安東尼馬切雷維奇今年4月已經表示,波蘭計劃未來幾年增加兵力50%以上。

  【透視】

  中國社科院俄歐亞所俄羅斯外交室副主任、研究員李勇慧:此舉折射北約與俄羅斯緊張關係的加劇

  ——擴軍動因:德國擴軍首先直接反映出難民問題進一步加深,德國軍隊在維護邊界安全方面深感力不從心;其次間接反映出默克爾政府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通過擴軍藉以平衡國內對政府移民政策過於寬鬆的聲討;此時宣佈擴軍也表明敘利亞危機對歐洲安全深刻的影響。烏克蘭危機引發的地區局勢緊張也是德國擴軍重要原因。

  ——歐俄關係:德國擴軍以及此前北約宣佈在羅馬尼亞重啟反導系統都進一步表明北約與俄羅斯緊張關係的加劇。北約在東歐加強軍事部署也是烏克蘭危機的進一步發酵。俄羅斯將克裏米亞併入版圖徹底公開俄羅斯與北約結構性矛盾。遏制擠壓俄羅斯在西部的擴張,以及俄羅斯死守獨聯體勢力範圍這條紅線是俄美、俄與北約結構性矛盾的核心內容。

  ——俄羅斯立場:目前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已被擠壓到極限,莫斯科絕不會退讓,俄將加強在西部區域的軍事部署,強化與北約的對峙。但雙方政治對話的大門並未關上,前不久雙方恢復了停止兩年的大使級會議,就是為了防止誤判,避免衝突。

  ——俄德關係:俄德關係一直是亦敵亦友關係。長期以來俄德經濟合作關係緊密,德是俄與歐盟的潤滑劑。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克裏米亞併入俄羅斯,德明確反對並加入制裁俄的隊伍。烏克蘭危機使俄德關係更加相互戒備。德擴軍必定引起俄不滿,但雙方局勢不會發生對抗,局勢是可控的。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國際關係室主任趙晨:擴軍顯示德國軍事戰略的轉變

  ——客觀需要:擴軍是客觀需求。德國軍費開支很低,裝備開支很小。烏克蘭危機後,軍事危險重新回到歐洲東部,軍備老化的德國需要重整軍力。

  ——美國壓力:北約成員國要承擔義務,軍費裝備不低於國內生産總值的2%,裝備不低於整個軍費開支20%。美國作為北約領導者,反覆要求歐洲承擔防務義務。最近北約成員國都承諾,要在10年之內達到相關義務要求。

  ——德國承諾:德國國內生産總值的1.3%用於國防,遠低於2014年9月北約峰會確定的2%的目標。默克爾表態支援擴張政策,一方面緣于美國壓力,一方面也緣于東歐一些盟友的壓力,都要求德國增加軍費開支和軍事存在。擴軍也是默克爾對東歐盟友的承諾。

  ——戰略轉變:俄羅斯不希望德國擴大軍備開支,增強軍事存在感。烏克蘭危機、克裏米亞併入俄羅斯,令西方感到壓力。一段時間以來,德國和歐洲盟友把精力放在小規模軍事干預上,力保零傷亡軍事鬥爭勝利。烏克蘭危機後,歐洲國家開始調整政策。這次擴軍顯示德國軍事戰略的轉變。

  ——德俄關係:德俄關係會有影響,不過德國外交上一直對俄政策謹慎。儘管有影響,不會改變德國對俄羅斯外交思路,兩國關係會相對保持平穩。

  ——力量對比:歐洲東部,整體上地面部隊俄強歐弱,德國擴軍會有一定改變,但不會改變整體俄歐軍事對比狀況。(記者夏文輝,編輯杜健,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